有效教育通识理论.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3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有效教育通识理论.doc

有效教育通识理论.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序言我县于2010年荣幸成为广西12个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县之一。同年,我县成立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办公室,选定了49位县级指导组成员,确定了民族高中等10所教学改革试点学校。与其他县(市、区)一样,我县引进有效教育(MS-EEPO)。一年多来,我们接受了两期有效教育(MS-EEPO)培训,对有效教育(MS-EEPO)理论及操作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走向了一条边培训、边学习、边实践的道路。在实践中,我们有收获,有疑惑,尤其是有效教育(MS-EEPO)理论知识和体系操作的疑惑。为使试验教师对有效教育(MS-EEPO)理论有统一认识,我们召集县教研室教研员分期对有效教育(MS-EEPO)相关理论知识做收集、整理,并结合自身实践体会做解读,目的是让大家对有效教育(MS-EEPO)有更通俗的理解和掌握,让有效教育(MS-EEPO)在本地更有操作性,更有效的推进我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由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在收集、整理、解读中不免有错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天等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办公室2011年12月20日第一章有效教育(MS-EEPO)基本概况一、创始人孟照彬,有效教育创始人,MS-EEPO操作系统创建者,著名教育社会活动家,第六种教学方式和新教育文化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五大教育猜想实验研究者首席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育有效教育研究所所长。二、表达方式中文表达:有效教育英文表达:EffectiveEducationinParticpiatoryOrganizations简明表达:EEPO三、核心理念: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四、教育位视:立足于国家视野和国际视野做大众教育。五、文化形态:教教之尊,道道通达有效的、大众的、科学的、和谐的、人人喜欢的教育。六、方法论:效率优先、过程优先、组织、参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七、涵盖范畴:MS-三大教育体系-思想体系、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操作体系)1、思想体系(选段)在教学领域,谁把西方擅长的个性、创造性与东方擅长的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大众化,谁的教学水平就高。在学习领域,有一个联动结构:互动-主动-能动。谁要使人才培养进入一流水平状况,谁就要使联动结构进入常规教学活动状况。在评价领域,谁实现了对任意一个教学要素的多向度评价,谁就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满意性评价。在管理领域,谁实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管理,管理才是健全而有效。……2、方法体系:MS-学习方式、MS-评价方式、MS-课型方式、MS-备课方式、MS-管理方式、MS-考试方式、MS-诊断方式、MS-技术方式、MS-认证方式、MS-控制方式。第二章基本学习方式基本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习方式不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法或学习方法的总和,而是反映了学生以什么样的行为和认知方法去完成学习任务的惯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同时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而且,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自我意识和学习能力的改变,学习方式也将发生改变。在EEPO体系中,学习方式包括5J、5F、5S……等多个项目。第一节学习方式五项基础(5J)学习方式五项基础(以下简称5J)包括约定、板卡、表达呈现、单元组的使用和团队建设等子要素。这一节主要讲述5J各子要素的概念及其基本操作方法。一、简约实效的课堂文化——约定约定是特指师生之间为了有效地控制教育教学活动而设计并形成的一种默契的文化。它能够较快地调控教学活动,或进行流程性快速检测活动的效果,或有效强化某个特定内容而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约定的方式根据校情、班情、学情商定,只要大家乐于使用,约定俗成即可。1、约定的方法(1)物理语言(符号语言、概念语言、公式语言、图像语言等)、形体语言、口头语言、学科文化、文字契约……示例:⑴物理语言:物理语言要简洁明了,富有激情,根据学情的起伏自然使用,杜绝僵化。比如:A、表示“停”在物理方式,击掌传递声音的物理方式:师击掌ⅩⅩⅩ——学生回应也击掌ⅩⅩⅩ……(迅速面向黑板或老师坐好,并保持安静)B、表示赞美的一般物理语言:自由鼓掌方式;节奏鼓掌方式;节奏鼓掌加呼号式。(面向赞扬者)(2)形体手势语言:师生对形体语言心领神会,形成习惯。比如,明白:拇指向上;不明白:拇指向下;准备就绪:OK;正确:拇指和食指指形成“√”型;错误:两只手指形成“×”型;非常好、一般、不好:拇指、食指、小指;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发言:举手;暂停一下:一手指顶手掌心;停、不讲话:一手掌面向大家拾起,另一手的食指贴在嘴唇。2、约定的目的简洁明快地调控教学活动,能有序地调控动静转换,有序地进行功能转换,快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