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疑难问题五十问.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7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疑难问题五十问.pdf

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疑难问题五十问.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疑难问题五十问(zt)2010-08-1411:10:05|分类:教学论坛|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基本功有哪些?答:体现在“勤记”、“多画”、“善变”等方面。勤记—地理教学资料信息的积累;多画—传统教学手段(如“三板”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和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等多种地理教学手段的使用;善变—因“材”、因“生”、因“时”、因“地”恰当的运用地理教学方法组织教学。2.一堂好的地理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答:符合“三性”—科学性、艺术性和人本性。科学性—科学地传授地理学科知识与培养地理能力;教学过程科学地反映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艺术性—课堂教学体现教学过程的艺术特征,如师生的情感特征、形象特征和审美特征等。人本性—课堂教学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着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3.怎样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答:实现从传统的结果性评价(如“考试”)向现代的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如“学生活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4.传统地理教材在编排上都是先自然地理后人文地理,而湘版教材则是将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交错进行编排,其目的是什么?答:主要是指在地理七年级上册中,湘版教材组织内容按“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的顺序安排教材内容,这样的教材内容处理更加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有了地球,才出现了地球上的“居民”—人类,有了人类,才会有人类的感知—气候。5.传统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所占的比重大,而湘版教材中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所占的比重大体相当,为什么?答:地理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理环境,反映的是人地关系。不管是侧重人文地理还是自然地理都不能脱离这一条原则。教材内容的选择不能脱离“人类”这一中心地位。因此,从形式上看人文地理内容所占的比重有所提高,实质上是强化了的人地关系这一主线。6.初中地理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如何?答:从内容上看,初中地理主要属于区域地理。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研究的“落脚点”,具有核心地位。学好初中的区域地理将为高中的学位地理(部门地理和综合地理)打下坚实基础。7.初中地理教材每章的开头都有一段文字精美的导言,教师教学时如何处理?答:导言实质上就是本章的内容提要,只是变枯燥的叙述为精美的散文。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章节目录,帮助学生把握本章的知识结构体系。地理学习不但要见“树木”,而且还要见“森林”。8.让我们走进“地理”的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答:可采取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如地理热点、地理难点、地理之谜。多提出各类地理问题,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去寻求答案。一是要让学生知道,地理学科涉及面广,有学习的价值;二是要让学生留有悬念,为后续学习铺垫基础。9.教材中设计大量的活动,受时间、场地等条件的限制,有些活动无法开展,怎么办?答:有条件的学校一定要开展活动;条件不够的学校可组织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开展活动,并将活动的收获体现以广播、墙报、上网分布信息等方式让全体同学分享;最起码的要求是通过面授的方式—如录相、教师讲授等,完成教学要求。10.地理七年级上册图1-9“卫星影像”,学生看不懂,教师的教学如何处理?答:卫星影像是遥感资料。教师不必向学生介绍卫星遥感的成像原理,但需告诉学生,这是一种获取地理信息的新技术,如同生活中的“摄影”、“拍照”一样。地理学正是有了遥感等一系列的新技术手段,才使其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图1-9和图1-10重在结合、重在对比分析。11.地理七年级上册P20~P21涉及到地图的投影知识,教学的难度都较大,教师应如何处理?答:俗话说,“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地球到地图转化的主要“桥梁”是地图投影,适当地让学生接触应有益处。教师可通过演示(如自制地球仪上的曲面展开为平面)实施教学。投影肯定带来变形,教师可分析“蓝球展开为平面必将产生褶皱或断裂”的实例,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变形的存在(可通过拉伸或压缩经纬线的方式,保证地图完整性)。地图投影不是考核的内容。12.为什么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地图知识不是集中安排,而是分散到不同章节?答:传统地理教材的地图知识部分往往是和地球知识结合在一起,而不象湘版教材分散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一章、第二章。地图知识属于地理学的技术内容,对空间思维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分散安排的目的是结合具体运用(如地形图的知识与“世界的地形”相结合),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图知识。13.“学看地形图”的教学难度较大,有何施教良策?答:一定要理顺“图2-38—图2-39—图2-40—图2-41”的逻辑关系。图2-38是地形鸟瞰,具有立体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