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台中学“尝试-----结构”复合型课堂教学模式简介.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朱台中学“尝试-----结构”复合型课堂教学模式简介.doc

朱台中学“尝试-----结构”复合型课堂教学模式简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朱台中学“尝试-----结构”复合型课堂教学模式简介近年来,我校以新教育实验的理念为指导,为了“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无限相信学生和老师的潜力”、“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形成了以“尝试---交流---结构---检测”四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模式的五大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论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二、认知主义理论九个教学阶段——引起注意、告知目标、刺激回忆、呈示材料、提供指导、诱引行为、及时强化、检查评价、促进迁移。三、合作学习理论五要素——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交互、个体责任、合作技能、集体自加工。四、结构主义理论五个“有利于”——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第二把知识用圆满的结构联系起来,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保持;领会基本原理、概念,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结构和原理有利于高级知识和低级知识的贯通;简化教学内容有利于成为更经济、更有活力的东西(基本结构)”。五、学习理论三要素: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结构是掌握学习的前提;学生积极的情感特征是“掌握学习”的内在因素;反馈——矫正性系统是“掌握学习”的核心。课堂教学模式的八大依据原则1、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2、主导性原则:以教师为主导;3、独立性原则:让学生先独立学习;4、交际性原则:让学生在交流中发展;5、生成性原则:让知识在动态中生成;6、系统性原则:让学生把握知识的结构;7、巩固性原则:及时巩固才能强化记忆;8、交互性原则: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把课堂分为预习和展示两部分,完成四个基本环节。预习即课前“尝试”,展示包括课中:“交流----结构----检测”。具体操作要求:“尝试”就是教师把提前编制好的巩固预习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指导学生利用晚自习先自主探究,后合作学习,小组归纳出疑点、问题,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学生也可把教师提前制作好的课件作为“教辅材料”。巩固预习案的设计形式(见下表)课题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具体任务以及学到什么程度。尝试过程自主学习设计内容为上节所讲内容或与下节知识相关内容以及新授课中相对较为简单的知识,以问题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合作探究设计内容为新授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内部合作或小组间合作完成。“交流”(20分钟),生生互动——课堂上学生先小组在黑板上的展示“尝试”中自主学习内容,后小组代表利用教师的课件,通过白板在讲台上,交流“尝试”的内容;师生互动——教师只对学生交流中的重难点、易错点进行点拨、讲解。“结构”(5分钟),师生通过白板共同梳理本节课知识结构,同时渗透方法结构,即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检测”(15分钟),以堂堂清形式让部分学生上黑板展示,其余同学在座位上独立完成,多媒体投影正确答案评价反馈。课堂模式的运行机制为保证课堂模式的顺利开展,学校加大教师的课改考评力度,把课改占个人总考评分从20分调至35分。(一)实行值班校委、处室(德育处、教导处、教科室)、级部三级检查制(10分)。各级人员每天不定时不定次数对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量化打分,其中每个级部两名任课教师参与检查(不查本级部)不少于一次,教科室主任和主管教学的校长各查一次,值班校委不少于一次。新授课具体要求(10分):前10分钟左右必须有部分学生上黑板展示预习效果(可让科代表或小组长代替老师组织)。(2分)2、最后15分钟左右必须有部分学生上黑板展示、堂堂清反馈。(2分)第二阶段15分钟左右必须师生互动,学生在课堂中不认真听讲或不参与的每人次扣0.1分。教师随时注意学生的小组考评,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合作、自主的学习品质(1分)。小组考评表任课教师签字后张贴教室外(2分)。4、上课师生是否运用课件、是否有教案或预习案、堂堂清习题等(1分),所讲内容与教案是否一致(1分)。5、上课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养成教育:如普通话和三姿落实情况(1分)。检查结果由主管领导和当日值班校委、教师不定时不定次数落实,结果一式两份,一份存档,一份放学前张贴通报。校长室对值班校委的检查完成情况进行考评。(二)加强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课改情况评议(10分)学期中和学期末,给各班学生下发10份以上的评议表,根据学生反映任课教师的课改情况,分别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求平均值,得分最高者为满分10分(具体内容见评议表)。(三)强化教研组长负责组内教师的课堂评价(10分)根据学校对课改的要求,制定课堂评价表。在每学期对组内教师至少组织两次听评课,进行量化打分,最后也是分别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求平均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