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玻璃熔体的性质1、玻璃的粘度2、玻璃的表面张力3、玻璃的表面性质第三章光学玻璃的原料与配料1、光学玻璃制造对原料的要求2、光学玻璃的原料3、炉料的配制4、光学玻璃光学常数校正第四章光学玻璃熔炼1、熔炼过程2、几种类型光学玻璃的熔炼特点第五章光学玻璃的热成型第六章光学玻璃精密退火第七章光学玻璃质量检验学时:20学时。教材:《光学玻璃工艺学》作者王连发等兵器工业出版社1995年。参考文献:1、玻璃工艺学北京:轻工业工业出版社1991年2、玻璃工艺学刘彦钊殷海荣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3、王承遇等玻璃制造工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4、干福熹光学玻璃第二版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82年5、相关期刊和网上资源等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适当删减或补充,。考试内容:以讲课内容为主,请同学适当做好笔记。考试方式:闭卷。一、玻璃概述基本概念任何固态物质都可能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存在,即结晶态和无定形态。由熔融的液态冷却形成的无定形态称玻璃态。玻璃即是一种玻璃态物质。沿革玻璃最初由火山喷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5000年前,人们就利用天然玻璃黑曜岩制成工具和器皿。公元前2500年,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把玻璃制成熔块,凿制成串珠和小容器。1000多年后,埃及开始将熔化的成分为钠钙硅酸盐的玻璃覆盖在一定形状的砂芯上,进行固化成型,并在玻璃器表面覆上有色玻璃熔体进行装饰。中国西周时期已制造了不透明的成分为铅钡硅酸盐的玻璃珠等装饰品。战国时期,采用模压浇注法制造了乳白色、深黄色、蓝紫色、红色、红褐色的玻璃壁、玻璃耳珰、玻璃珠等装饰品。汉代出现钾硅酸盐玻璃,玻璃器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公元前2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首先使用玻璃吹管。后来有了较好材质的坩埚,可将玻璃加热到较高温度进行吹制,形成了玻璃器皿的吹制工艺。1635年,欧洲人用燧石作为原料,引入氧化铅和氧化钾制成折射率高、色散大的铅钾火石玻璃。18世纪,采用吹球法、浇注法制作平板玻璃,并开始作为窗玻璃。1837年,采用高热量逐层熔化石英晶体的方法制成石英玻璃。1880年,德国科学家O.肖特和E.阿贝研究玻璃成分与性质关系,引入钡、硼、锌、铅等一系列新的化学成分,从而出现一批德国耶那(Jena)玻璃品种。1914年,美国人E.C.沙利文和W.C.泰勒研究成功派莱克斯(Pyrex)低膨胀硼硅酸盐玻璃。1938年,美国人M.E.诺贝格和H.P.胡德研究成功并制得高硅氧玻璃。1939年,德国人E.科德斯研究磷酸盐玻璃性质,逐步发展了一批低折射率、低色散的氟磷酸盐光学玻璃。1942年,美国人G.W.莫里把稀土和稀有氧化物加入硼酸盐玻璃得到一系列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学玻璃。1947年,美国人S.D.斯图基发明经紫外线照射后呈现颜色的感光玻璃;1957年,斯图基又发明在特定玻璃成分中加晶核剂,经热处理使析出晶核继而诱析主晶相,形成微晶玻璃。1964年,美国人W.H.阿米斯特德和斯图基研究成功随光照强度发生明暗变化的含卤化银的光色互变玻璃。现在玻璃已成为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中极为重要的材料。玻璃通常按其主要化学成分来分类,分成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两大类(表1)。后者的品种和数量均很少,有硫化物玻璃和氟化物玻璃。氧化物玻璃又有硅酸盐、磷酸盐和硼酸盐玻璃之分。产量最大,品种最多的是硅酸盐玻璃(主要有钠钙硅玻璃、钠钡硅玻璃、钠铝硅玻璃)。由于几乎所有的元素均可引入玻璃体,所以常常以组成玻璃的几个主要组分作为玻璃的命名,如钠钙硅系统玻璃是以氧化钠、氧化钙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按用途分,则有日用、建筑、化学、电真空、光学、医疗器械和食品包装等玻璃。按性质分又有耐热、耐酸、无碱和防射线、隔热和电绝缘玻璃等。它们与组成有关,如耐热玻璃中含有较多氧化硼,防射线玻璃中有相当数量氧化铅,无碱玻璃中只含有少量甚至没有碱金属氧化物。主要原料为玻璃形成体、玻璃调整物和玻璃中间体,其余为辅助原料(表2)。前者系指引入玻璃形成网络的氧化物、中间体氧化物和网络外氧化物等原料。辅助原料在于加速熔制,或使玻璃获得某种必要的性质,用量虽少,但作用很大,包括澄清剂、助熔剂、乳浊剂、着色剂和脱色剂、氧化剂或还原剂等。熔制玻璃时除使用天然矿物原料和化工原料外,也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