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末考试题语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上期末考试题语文.doc

八年级上期末考试题语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上期末考试题(语文卷)一.基础积累与运用(40分,除第8、9题外,每题4分)1、依次写出下面句中“着”字的读音。(4分)今天邻家着()火了,你不要没着()儿没落儿干着急,要马上拿着()水桶奔向起火的地方着()手救火2、下面的词语中工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4分)烂竽充数心有灵犀眼花撩乱坚持不懈明察秋豪问心无愧有条不紊消声匿迹-----改为-------------改为-----------改为------------改为--------3、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2分)备选成语:卧薪尝胆守株待兔精卫填海锲而不舍悬梁刺股艰苦卓绝直言不讳坚持不懈执着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执着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执着是,是,是一支无休止符的进行曲。4、下面这首诗,所写的节日是()(4分)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A.中秋B.重阳C.端午D.除夕5、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一种物品(例如“镜子”、“风筝”……)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的句子。(4分)例句:(1)蜡烛: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2)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方使人不感到乏味。6、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达上存在多处毛病,请找出其中四处,并写出修改意见。(4分)在最近召开的国际地质大会上,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奈特披露:”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由于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00多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的水。”我国的水利专家日前也发出警告:如果不采取迅速行动,在30年内,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饮用水质已经成为12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保护环境,改善水质,是当前中国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①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材料,用简洁的文字说明什么是天然自净作用。(不超过50字)(4分)在生物圈中,同生命密切相关的物质——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循环。人和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全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生物死后,尸体被空气、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这样的循环,从宏观到微观,到处都有,从来没有间断过。在这样的循环中,大气得到了氧的补充,不清洁的水通过阳光的蒸发作用形成了雨,有害的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或者被大量的水和空气稀释成无害的物质。这就是所谓的天然自净作用。天然自净的循环一旦受到破坏,就会造成环境污染。8、、默写,每横线1分。(6分)(1)?烟波江上使人愁。(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睛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古往今来,人们多以《爱莲说》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醒自己,以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自己高洁的品质。9、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6分)《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请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书目:《繁星》《春水》《童年》《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作者阅读体会二、阅读理解(60分)(一)(21分)阅读文言文,完成10——14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了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0、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①自康乐以来()②自非亭午夜分()③实是欲界之仙都()④是谓大同()11、①[甲]文写水清澈用“清澈见底”《三峡》写水清澈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