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锦屏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简介基本概况锦屏镇位于邱北县境中部偏东南东接平寨乡蚌常、木柏两村西与八道哨乡笼桥、矣堵两村接界南连天星乡笼陶村和树皮乡小坝心、树皮两村北与双龙营镇文告、马者龙两村毗邻东北部为河谷区西南部为半山区。系县辖镇属乡级建制是县委、县人民政府驻地。其名来源于城南文笔塔碑文“四野青山如画屏”诗句即锦绣屏障之意民国初年为中区1936年废区设维新镇1938年取其南文笔山似锦绣屏障之意而更名为锦屏镇1958年为“一花”公社驻地19592年改为城关管理区1962年更名城关镇1984年复名锦屏镇。锦屏镇海拔1452米年平均气温16.3℃总面积258.32平方公里。下辖城区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振兴社区、彩云社区、东湖社区、常青社区和6个农村村民委员会马头山、密纳、下寨、碧松就、清平、祥启共99个自然村130个村小组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瑶、白等民族共13041户56075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6。全镇共有公路118公里通往各村民委和村小组拥有水库6座可灌溉面积11000亩。耕地面积36189亩其中田13410亩地22779亩人均耕地面积0.65亩主产水稻、3玉米、小麦及油料。经济发展主要以烤烟、辣椒、畜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为支柱是全县优质烟生产基地之一2010年生产烤烟3.5万旦特产养殖及农产品加工迅猛发展产品出口韩国、日本等地区。境内拥有丰富的煤、锰等矿产资源丰富。2010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2925万元比2009年的增长了1455万元增12.69工农业总产值完成34538万元增长29.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221万元增长20.7一般预算支出805.75万元增长297.15农民人均纯收入2745元增长21.84年末总人口56075人含县属机关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42010年共实现粮食总产15872吨比2009年增长699吨增4.61。人均有粮373公斤人均产粮411公斤。畜牧业总产值5654万元肉类总产量6101吨分别比2009年增长14.8和14.2。“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十二五”期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州委七届七次全会、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以加快转变经5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县委、政府确定的“6544”发展思路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科教兴镇、三产活镇、生态靓镇”的发展战略走“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促农、以城带村”的路子全面推进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基本思路是打造一个中心城镇培育工业、服务业两大支柱建设全县商贸物流、工业发展、旅游接待服务三个中心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四个重点即“1234”发展思路。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建议为到201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4.8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6其中第一产业3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第二产业0.43亿元年均增长90以上第三产业1.4亿元年均增长85以上。工业总产值12.8亿年均增长30以上农业总产值2.34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5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6853元年均增长2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7‰以内。“十二五”期间全镇经济社会的主要任务一、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经济特色化发展7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完善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培养新型农民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确保粮食安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0000亩粮食产量1500万公斤。努力推进特色烟叶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烟水烟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山区和槽区发展烤烟的力度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高产、优质、生态品种努力打造5000亩优质商品蔬菜基地深化畜牧产业化发展实现生猪出栏8万头大牲畜出栏1.5万头肉类总产量1.2万8吨。到“十二五”期末农业总产值达2.34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二、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推进工业化发展按照“布局集中、企业集群”的思路加大工业建设力度以普者黑火车站建设、石缸坝新城区开发、工业园区建设、小新寨片区开发为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配合做好火车站建设规划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引资策略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同时做好入园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到“十二五”期末工业总产值达12.8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三、加快发展步伐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9加大老城区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完善公共设施服务功能。大力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开展农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