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生产学教案3.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猪生产学教案3.pdf

猪生产学教案3.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猪生产学》讲义教师王晔适用专业动物科学适用年级05级12008年8月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对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几点要求一、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二、如何做好课堂笔记;三、拓宽知识面,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第二节绪论一、养猪业历史回顾(一)原始养猪,自然育种阶段1.时间:从9000~6000年前到16世纪中叶。2.育种: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和依据个人喜好选种。3.生产:停滞不前。(二)传统养猪,经验育种→有理论指导的有计划的育种阶段1.时间:16世纪末~19世纪末。2.育种:杂交改良——引入外血改良本地猪种。波中猪、切斯特白猪、约克夏猪、巴克夏猪、长白猪等品种猪培育成功。3.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专门的养猪场,养猪业基本完成了由放牧→圈养的过渡。4.人才:出现了专门从事养猪生产和养猪理论研究的人员,从而促进了猪的育种和生产。5.缺陷:忽视了本地良种的保种工作,地方猪种丧失殆尽(丢失基因库)。(三)动态保种与提高生产并重阶段1.时间:二十世纪初~(我国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2.育种:本品种选育、杂交改良和培育专门化品系并重。3.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工厂化。完成了由脂肪型→兼用型→肉用型的转变。二、养猪业现状简介国内、外养猪业生产、育种情况。三、养猪业发展趋势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工厂化,管理智能化、程序化,育种现代化(生物技术),环境标准化。养殖健康化。四、今后发展养猪业需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一)本品种的进一步选育提高。(二)饲料工业的发展:一是高能高蛋白饲料特别是高蛋白饲料的来源问题;二是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健康发展问题。(三)加强管理和健全完善卫生防疫体系。(四)工厂化养猪场的畜产公害问题。五、学习本课程的主要参考书目1.中国实用养猪学,张仲葛等,1991年,河南科技出版社2.养猪,东北养猪研究会主办23.国外畜牧学—猪与禽,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所主办第三节猪的生物学特性概念:是指猪所共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内在性质。一、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猪一般4~5月龄达到性成熟,6~8月龄就可以初次配种。有报道猪2月龄达到性成熟,1月龄左右的仔猪就有模仿性行为的—爬胯。猪1岁或更早就可以产第一胎,一年可以产2.2~2.3胎,胎产仔数在10头或更多。二、生长期短,周转快,积脂能力强;同马、牛、羊比较,猪无论是在胚胎期还是在生后期,其生长期都是最短的,而生长强度又是最大的。胚胎期猪的神经系统优先发育,表现为头的比例较大。胚后期生长发育顺序为:头骨、骨骼→肌肉→脂肪。所谓“小猪长骨,大猪长肉,肥猪长膘”。猪出生后,为了补偿胚胎期内发育的严重不足,生后头2个月生长发育特别快。所以,仔猪在生后头2个月需要加倍悉心照料,为其以后的生长发育打下好的基础。1月龄仔猪体重为初生重的5~6倍,而2月龄仔猪体重又为1月龄体重的2~3倍。三、食性广,饲料报酬高;猪属于杂食动物,食性范围广,有一定的耐粗性。但它有择食性,喜好甜食与咸食。猪的饲料利用率高,即猪利用饲料转化成肉食品的效能高。四、小猪怕冷,大猪怕热;小猪怕冷:大脑皮层调温中枢不健全,调温能力差;皮下脂肪稀少,保温性能差;体表面积/体重比值大,散热快。大猪怕热:猪的汗腺退化;皮下脂肪层厚。皮薄毛稀,怕太阳直射。五、嗅觉、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嗅觉:在猪的并栏合群、仔猪寄养、配种中的应用。听觉:形成条件反射。应用于母猪分娩减少难产。视觉:合群并栏,饲料制作六、喜清洁,易调教;合群并栏、调整,调教定位、定点拉屎拉尿七、定居漫游,群体位次明显。合理分群、并栏。讲授时需注意:联系生产实际,特性在生产中的应用。第二章猪的品种第一节猪的经济类型一、瘦肉型猪的特点1.胴体肉多脂肪少,瘦肉率占胴体比例55%以上;2.外形特点是中枢长、四肢高、头颈轻、腿臀丰满;3.体长大于胸围15~20厘米以上;4.6~7肋骨处膘厚1.5~3.0厘米。引进品种、国内培育的瘦肉型品种二、脂肪型猪的特点1.胴体脂肪量多,瘦肉率低下;2.外形特点是体躯宽、深而短,头颈重,全身肥满,四肢短;3.体长与胸围相比不超过2~3厘米;34.膘厚,皮下脂肪厚达4厘米以上。如两广小花猪等。三、兼用型猪的特点介于瘦肉型猪和脂肪形猪之间。如哈白猪、上海白猪等注意:各自的特点,代表性猪种第二节我国地方优良猪种一、我国地方良种按分布地区的类型划分(一)华北型1.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淮河、秦岭以北,包括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安徽、湖北、江苏等省区全部或部分地区。2.特点体躯高大,四肢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