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昌_荞麦山中学_“大姚教学范示”教学教案设计(0).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王顺昌_荞麦山中学_“大姚教学范示”教学教案设计(0).doc

王顺昌_荞麦山中学_“大姚教学范示”教学教案设计(0).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荞麦山中学“大姚教学范示”教学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科目化学年级九年级设计教师王顺昌授课教师王顺昌授课日期5.28课标要求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与提纯的技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与提纯的技巧。过程与方法:学会审题获取有用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性。学习目标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与提纯的技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与提纯的技巧。难点:利用混合物中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完成混合物的分离与除杂。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揭题同学们,食盐是我们常用的调味剂,它主要产自海洋。由海盐变成我们直接食用的精盐有一个复杂的过程。沿海晒盐场最初得到的海盐杂质很多,主要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有MgCl2、CaCl2、Na2SO4。那么,我们该如何得到精盐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复习的知识。二、学习目标展示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与提纯的技巧。三、深度自学(一)、实际标杆题展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杂质不要求回收),把适用的试剂、操作方法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括号内:(a)加适量盐酸、过滤(b)加适量水、过滤、蒸发(C)加适量水、过滤(d)加热(高温或灼烧)(e)加适量盐酸、蒸发(f)冷却热的饱和溶液、过滤(1)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易溶)()(2)氯化钾粉末中混有碳酸钾()(3)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4)二氧化锰中混有少量的炭粉()(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食盐()自学指导11、认真读上面题目,划出关键词。2、学生自探、检查、共探。自学指导21、认真读题,找出解决这类题的相关知识,并记录下来。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学指导31、运用上面分析出的相关知识,分析并完成标杆题。2、学生自探、板演。3、教师纠正。(二)、反思你做这类题容易在哪些地方出错,为什么错?(三)、反思做这类题你的分析思路是什么?(学生讨论完成并展示)(四)、讨论1、混合物的类型有哪些?2、混合物的分离要注意哪些?(四)师生互动归纳1、混合物的类型:第一类型:固(不溶物)+固(不溶物)第二类型:固(可溶物)+固(可溶物)第三类型:固(不溶物)+固(可溶物)第四类型:固(可溶物)+液体物第五类型:固(不溶物)+液体物第六类型:液体物+液体物第七类型:气体物+气体物(五)、讨论1、混合物的分离方法:(1)物理方法:过滤、结晶(蒸发、冷却)(2)化学方法:转化法、置换法、沉淀法、加热分解或高温或灼烧法、生成气体法、吸收法。2、化学方法除杂质的原则:(1)方案要可行(2)所加试剂只能跟杂质反应(3)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六)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在中考的几种类型:1、直接过滤题。2、根据溶解度曲线用过滤或结晶分离。3、加试剂除杂质并写化学方程式。(七)、反思——通过学习你(1)获得了那些知识?(2)学会了哪些方法和规律(3)能够解决哪类问题四、展现类比题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并干燥BNaOH溶液Na2C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CCaO固体CaCO3加水溶解,过滤DFeSO4CuSO4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思考:类比题与标杆题有哪些异同点?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五、反思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六、课外练习有如下几种除杂质的方法:①加适量盐酸:②加适量水:③过滤:④加热(高温或灼烧):⑤蒸发。为除去表中各物质中的杂质,把正确的操作序号填入下表中。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质的操作序号除杂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KClK2CO3CuOCu2(OH)2CO3Cu粉FeCaCO3Na2CO3板书设计七、板书设计学习目标: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与提纯的技巧。1、混合物的类型:第一类型:固(不溶物)+固(不溶物)第二类型:固(可溶物)+固(可溶物)第三类型:固(不溶物)+固(可溶物)第四类型:固(可溶物)+液体物第五类型:固(不溶物)+液体物第六类型:液体物+液体物第七类型:气体物+气体物1、混合物的分离方法:(1)物理方法:过滤、结晶(蒸发、冷却)(2)化学方法:转化法、置换法、沉淀法、加热分解或高温或灼烧法、生成气体法、吸收法。2、化学方法除杂质的原则:(1)方案要可行(2)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