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代谢总论第一节概述(二).细胞内淀粉和糖原的酶促水解磷酸化酶动物(糖原)(非)α-1.41-P-葡萄糖转移酶动物(糖原)α-1.4转移3个糖脱枝酶动物(糖原)α-1.6葡萄糖(三).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微生物β-1.4纤维二糖葡萄糖二.糖的吸收与运转三.糖代謝概况第二节、糖的无氧分解二.第二阶段: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三.第三阶段:3-磷酸甘油醛丙酮酸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机制~aNADH+H+NAD+1.第一阶段:葡萄糖1,6-二磷酸果糖2.第二阶段: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3.第三阶段:3-磷酸甘油醛丙酮酸4.第四阶段:丙酮酸乙醇酒精发酵过程图三.甘油发酵(酵母的第Ⅱ型发酵)糖的无氧分解过程总图四.糖无氧分解小结五.糖无氧分解的生理意义第四节、糖的有氧分解丙酮酸脱氢酶系OCH3-C-SLHS3.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乙酰CoA的彻底氧化分解(Tricarboxylicacidcycle--TCA循环)草酰乙酸(二).有氧分解小结3.H2O的生成1.有氧分解是生物普遍存在的途径2.有氧分解生物体获得能量的最有效方式生成:(G)32ATP/30ATP,(糖原)33ATP/31ATP能量利用率:32*30.5/2870*100%=34.0%(糖原)33*30.5/2870*100%=35.1%3.三羧酸循环是糖类、蛋白质、脂肪三大物质转化的枢纽4.三羧酸循环是物质彻底氧化的最终途径5.三羧酸循环获得微生物发酵产品的途径柠檬酸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植,微)二、戊糖磷酸途径phosphopentosepathwayPPP一.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2.磷酸戊糖的异构3.基团转移(转酮及转醛)CH2OHCOHOCHCHOHCHOHCHOHCH2OP转酮:C5+C4=C6+C3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总图二.磷酸戊糖途径的小结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四.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许多微生物及植物能够利用乙酸作为唯一的碳源,发现这些生物机体中除有TCA循环外还有另一途经,此途经中其中间代谢物有乙醛酸故称乙醛酸循环。因此途经与TCA循环相联系,故又称TCA循环支路。1.2CH3COOH+2ATP+2HSCoA2CH3COSCoA+2ADP+2Pi三羧酸循环与乙醛酸循环的关系三.乙醛酸循环的特点1.利用乙酸作为碳源提供能量(生成NADH).2.利用乙酸作为碳源合成糖,氨基酸,脂肪。3.利用脂肪合成糖(油料植物种子萌发)。4.提供TCA循环的中间产物.第四节、糖的合成代谢2.UDPG转G基酶系(C4)O-O-O-O-O-O-O-O-O-O-O-O-O(C1)1.G6-P-G2.6-P-G1-P-G3.1-P-GUDPG4.UDPG+GnGn+1+UDP5.在分枝酶作用下分枝生成糖原。四、糖异生2.不可逆反应:6-P-F1.6-二P-F糖异生作用与糖酵解途径(四)、糖异生途径的前体反刍动物糖异生途径十分活跃,牛胃中的细菌分解纤维素成为乙酸、丙酸、丁酸等奇数脂肪酸可转变成为琥珀酰CoA参加糖异生途径合成葡萄糖。剧烈运动时产生的大量乳酸会迅速扩散到血液,PH值下降,乳酸血流流至肝脏,先氧化成丙酮酸,再经过糖异生作用转变为葡萄糖,进而补充血糖,也可重新合成肌糖原被贮存起来,防止酸中毒.代谢总论四.糖无氧分解小结一.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转酮:C5+C4=C6+C3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C4)O-O-O-O-O-O-O-O-O-O-O-O-O(C1)1.G6-P-G2.6-P-G1-P-G3.1-P-GUDPG4.UDPG+GnGn+1+UDP5.在分枝酶作用下分枝生成糖原。(四)、糖异生途径的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