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题目 第一章.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计算机网络题目 第一章.doc

计算机网络题目第一章.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1.分组交换是否可以使用面向连接的方式?2.不同的交换方式具有不同的性能。为了使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延迟最小,首选的交换方式是(1)。为保证数据无差错地传送,不应选用的交换方式是(2)。分组交换对报文交换的改进是(3),这种改进产生的直接结果是(4)。在出错率高的传输系统中,选用(5)更合适。(1)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信元交换(2)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信元交换(3)A.传输单位更小且定长B.传输单位更大且定长C.差错控制更完善D.路由算法更简单(4)A.降低误码率B.提高数据率C.减小延迟D.增加延迟(5)A.虚电路分组交换B.数据报分组交换C.虚电路加数据报分组交换D.电路交换3.对于分组交换网络来说,多数情况下一个分组的最佳长度是()A.0.1KB~1KBB.1KB~2KBC.2KB~4KBD.4KB~6KB4.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一个文件,(至少)有两种确认策略是可行的。第一种策略把文件截成分组,接受端分别确认分组。但就整体而言,文件没有得到确认。第二种策略不确认单个分组,但当文件全部收到后,对整个未见予以确认。请讨论以上这两种方式的优缺点。5.考虑在一条链路上传送文件的一个简单协议。在经过某种初始协商之后,A给B发送1KB大小的数据分组,B然后用一个确认应答。A在发送下一个数据分组之前总是要等待前一个ACK(确认),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停止--等待协议。在一个预定的时间内为收到确认的分组,就认为是丢失了,并且进行重发。(a)在不会有分组丢失或重复的情况下,说明为什么在分组头中包含“序列号”是不必要的?(b)假定链路可能偶尔地丢失分组,按分组总是以发送的顺序达到接收方。为了让A和B能够检测到和重发丢失的分组。使用2位作序列号够用吗?1位怎么样?(c)现在假定链路可能投递无序,有时候1个分组的投递可能用1分钟时间,有若干分组随之后到达。这会怎样改变对序列号的需求?6.计算下列情况的延迟(从发出第一位开始到收到最后一位为止):(a)在通路上配置一个存储转发交换机的10Mb/s以太网,分组大小事5000位。假定每条链路引入10微妙的传播延迟,并且交换机在接受完分组之后立即转发。(b)跟(a)情况相同,但有三个交换机。(c)跟(a)情况相同,但假定交换机实施“直通”交换:它可以在收到分组的开头200位后就转发分组。7.(a)中继器工作在OSI的物理层,由于它不转换或过滤数据包,因而要求连接的两个网络(1);中继器用于网络互联的作用是(2)。(1)A.具有相同的传输介质B.具有相同的介质访问方式C.使用同一种网络操作系统和协议D.使用不同的网络操作系统和协议(2)A.再生和放大信号,扩大网络传输距离B.连接不同的协议的网络C.控制网络“广播风暴”D.提高网络传输速率(b)网桥是一种常见的网络互连设备,它工作在OSI的(1)上。在LAN中用于桥接少量以太网网段时,常用的网桥是(2)。从网桥的基本原理可知,网桥(3),因此使用网桥有两个显著的优点,其一是(4),其二是利用公共通信链路实现两个远程LAN的互连。(1)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2)A.封装网桥B.源路径选择桥C.转换桥D.透明桥(3)A.无选择的转发数据帧B.有选择的转发数据帧C.可将其互连的网络分成多个逻辑子网D.以地址转换方式实现互连的网络之间的通信(4)A.能再生和放大信号,以便扩展LAN的长度B.具有差错检测和流量控制功能C.适用于复杂的局域网互连D.可把一个大的LAN分段,以提高网络性能(c)路由器是一种常用的网络互连设备,它工作在OSI/RM的(1)上,在网络中它能够根据网络通信情况(2),并识别(3)。相互分离的网络经路由器互连后(4)。通常并不是所有的协议都能够通过路由器,如(5)在网络中就不能被路由。(1)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2)A.动态选择路由B.控制数据流量C.调节数据传输率D.改变路由结构(3)A.MAC地址B.网络地址C.MAC地址和网络地址D.MAC地址和网络地址的共同逻辑地址(4)A.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物理网络B.仍然是原来的网络C.形成一个逻辑上单一的网络D.成为若干个互连的子网(5)A.NetBEUIB.AppleTalkC.IPXD.IP(d)网关工作在OSI模型的(1);由于(2)的原因,网关不能作为通用的网间连接器;有两个局域网,它们在网络高层上各自使用自己的应用软件和通信协议,若需要网络连接,适用(3)最合适。(1)A.传输层以上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物理层(2)A.网关结构复杂B.网关针对某一环境或应用开发C.网关工作在各层协议层上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