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161 大小:2.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ppt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章概述第1章概述第1章概述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1.1.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中心计算机1.1.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ARPANETH1.1.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ARPANET的成功使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生根本变化从主机为中心到以网络为中心1.2因特网概述网络与因特网(a)Internet发展规模和趋势网络时代的三大基本定律网络带宽与CPU性能光纤容量因特网的发展情况概况1.2.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Int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因特网发展的第一阶段因特网发展的第二阶段三级结构的因特网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因特网发展的第三阶段多级结构的因特网今日的多级结构的因特网举例:CERNETCERNET1.2.3关于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的四个阶段各种RFC之间的关系1.3因特网的组成因特网的核心部分(通信子网)1.3.1因特网的边缘部分两种通信方式1.客户服务器方式运行客户程序客户软件的特点服务器软件的特点客户进程和服务器进程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功能较强的计算机可同时运行多个服务器进程2.对等连接方式对等连接方式的特点网络边缘1.3.2因特网的核心部分路由器的重要任务分组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新型网络的基本特点1.3.2.1分组交换的产生更多的电话机互相连通使用交换机“交换”的含义电路交换的特点电路交换举例电路交换举例电路交换传送计算机数据效率低报文数据分组交换的原理(三)分组首部的重要性分组交换的原理(四)数据请注意首部的位置因特网的核心部分H1注意分组的存储转发过程H1路由器主机和路由器的作用不同分组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带来的问题存储转发原理并非完全新的概念三种交换的比较1.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5.2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一)1.5.2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二)规模的划分广域网、城域网、接入网以及局域网的关系用来把用户接入到因特网的网络1.5.2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三)1.6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常用的带宽单位数字信号流随时间的变化时延(delay或latency)时延(delay或latency)时延(delay或latency)时延(delay或latency)四种时延所产生的地方容易产生的错误概念利用率时延与网络利用率的关系时延D1.7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划分层次的概念举例两个计算机交换文件再设计一个通信服务模块再设计一个网络接入模块分层的好处层数多少要适当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1.7.2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协议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协议很复杂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续)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续)1.7.3具有层协议的体系结构1.7.3.1ISO/OSI七层参考模型图1-7-1OSI网络模型以两个通信实体之间的分层结构练习:OSI的七层模型1.7.3.2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物理层物理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H3H4H5应用程序数据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关于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两种国际标准1.7.4OSI与TCP/IPTCP/IP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TCP/IP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沙漏计时器形状的TCP/IP协议族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对TCP/IP参考模型评价1.7.5网络的三个著名标准化组织的组成与主要贡献二、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三、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1.7.6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