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人地协调观讨论从思想到实践修订课标要求人地关系的本质人地关系的要点人地关系:社会实践人地关系:思想认识人地关系:地理科学的贡献模块学业要求必修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水平1-2)选修I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水平3-4)【必修1学业要求】能够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也能够理解人类活动作为一个因素对自然环境的作用。(素养1人地观念)【必修1学业要求】能够用图示和语言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和重要地理过程,以及常见的自然现象成因,并能举例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人地观念)核心素养水平=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标准?学习的条件学习的结果水平1“对应”模块1?水平2“对应”模块2?地理必修1??必修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水平分级方案一:水平1、2分别对应模块1、2方案二:水平1、2不分模块,在内容综合的基础上分出层次每个模块都应研制出学业质量标准,然后再根据需要整合成不同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以“学业要求”为本,以“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分级”为依据,进行模块学业质量标准水平的划分。运用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的方法,描述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岩石圈物质循环、大气循环、水循环等基本地理过程的影响,以及人们在生产或生活中对它们的利用。(人地观念)?????水平一:能够说出地球具有圈层结构,而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位于地球各圈层的交界处。水平二:能够用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的方法展现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位置,并描述地理环境具有极其复杂性;能够举例说明人类通过对自然地理过程(如岩石圈物质循环、大气循环、水循环等)施加影响,进而影响自然地理环境;能够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或生活中对自然地理过程或原理的应用。水平分级的目的、用途是什么?实用性?可操作性?苏格兰课程:经验与结果的描述协调论就是和谐论协调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协调就是合作、和谐incollaboration(harmony)with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协调、和谐1980年8月东京-第24届国际地理大会:和谐协调是相对的,矛盾是绝对的(王恩涌,1992:88)和谐或者协调不反映人地关系的本质,只能作为注意解决环境问题应当遵循的原则四个要点(胡兆量,1996:25)(1)整体(非决定)和局部(决定)(2)直接和间接影响(3)遵循但不违背自然规律(4)技术是媒介和双刃剑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活动:性质、形式、阶段人类活动改造地理环境:性质、形式、阶段人地互动表现:自然灾害、环境问题詹秀婷,袁孝亭(2012:61)5要点三个维度6个方面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要素五环境与社会标准14人类活动如何改变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改造使用技术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标准15自然系统如何影响人类系统环境机遇和约束环境灾害对环境的适应标准16资源意义、利用、分布和重要性的变化资源的类型和意义资源的区位和分布可持续利用和管理人地关系的四次异化(方修琦,张兰生,1996:4-7;方修琦,1999)1狩猎(工具和火,猿300万、直立人150万、火60万aB.P.)2采集(农业文明1万aB.P.)3城市(文明社会,5000aB.P.)4工业(18世纪中叶)古代古典或者近代现代东西方思想巨星的珍贵文化遗产天命论或唯心论或神创论或征服论希罗多德(Herodotus,484-430/420B.C.)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460-377B.C.)柏拉图(Plato,427-347B.C.)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斯特拉波(Strabo,64B.C.-24)管仲(?一645B.C.)孟子(372-289B.C.)荀子(313-238B.C.)中国古人对自然的态度(张岱年,1985)庄子的因任自然(顺天)说荀子的改造自然(制天)说《易传》的天人调谐说天人合一(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服从这一规律;(3)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是一致的;(4)人生的理想是天人调谐。荀子思想代表了一个高峰,超越时代(余谋昌,1986)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只要做到“天地人和”就不患财货不足,“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若是则万物失宜,事变失应,上失天时,下失地利,中失人和,天下敖然,若烧若焦……若是则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访沽如河海,暴暴如山丘,不时焚烧,无所藏之,夫天下何患乎不足也。”(《富国》)“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