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新定义问题分类探究.doc
上传人:Ma****5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新定义问题分类探究.doc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新定义问题分类探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学习能力型问题1学习能力型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1)概念学习型;(2)公式学习型;(3)方法学习型.2学习能力型问题的特点(1)内容新学习能力型习题中常常出现过去没有学习过的新的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要求通过自己学习以后,理解这些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并且能运用它们解决有关的问题.(2)抽象性这里新的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的叙述通常比较简略,比较抽象,没有解释性和说明性的语言,需要自己去仔细揣摩、领会和理解.与平时在课堂里教师指导下学习新知识有很大的区别,没有教师的讲解、举例和解说,没有许多感性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概括,对独立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解这类问题往往感到很困难.(3)学了就用这里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很短,要求通过阅读很快就能理解新的概念、定理、公式和方法,并能立即运用它们解决有关的问题,不举例题,没有模仿的过程.因此对思维的敏捷性和独创性要求较高.3解学习能力型习题的步骤(1)阅读理解首先通过阅读理解题意,理解题目所包含的新的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的本质:这里分为两步:1、字面理解:要求读懂其中每一个句子的含义.2、深层理解:要求深入理解新的概念的本质属性,分清新的定理和条件和结论,理解新的方法的关键等。(2)运用在理解新的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它们解决有关的问题。4新定义运算问题4.1定义数对运算例1(1)对于任意的两个实数对和,规定:,当且仅当;运算“”为:;运算“”为:,设,若,则A.B.C.D.(2)(10山东)定义平面向量之间的一种运算“⊙”如下,对任意的a=(m,n),b=(p,q),令a⊙b=mq–np,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若a与b共线,则a⊙b=0B.a⊙b=b⊙aC.对任意的λ∈R,有(λa)⊙b=λ(a⊙b)D.(a⊙b)2+(a·b)2=|a|2|b|24.2定义集合运算例2对于集合,定义=,设,则_____.4.3定义函数运算例3(1)定义运算:ab=已知函数那么函数的大致图像是_________________.(2)(11天津)对实数a和b,定义运算“”:设函数f(x)=(x2–2)(x–1),x∈R.若函数y=f(x)–c的图象与x轴恰有两个公共点,则实数c的取值范围是A.(–1,1]∪(2,+∞)B.(–2,–1]∪(1,2]C.(–∞,–2)∪(1,2]D.[–2,–1]5新定义概念问题5.1与集合有关的新定义例4若则称是“伙伴关系集”,在集合M={,1,2,3}的所有非空子集中任选一个集合,则该集合是“伙伴关系集”的概率为________.变式:定义平面点集,对于集合,若对,则称集合为开集,给出下列命题:①集合②集合是开集;③开集在全集上的补集仍然是开集;④两个开集的并集是开集;其中正确的所有的命题的序号是_____.(析:类比开区间,此题很容易求解)5.2与数列有关的新定义例5若数列满足(为正常数,),则称为“等方比数列”.甲:数列是等方比数列;乙:数列是等比数列,则()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评:关键是掌握新定义数列的本质,应遵循新定义法则,借助新数列的性质,向已有的熟悉的知识转化,即可求解,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的潜能.)变式:如果有穷数列(为正整数)满足条件,,…,,即(),我们称其为“对称数列”.(Ⅰ)设是7项的“对称数列”,其中是等差数列,且,.依次写出的每一项;(Ⅱ)设是项的“对称数列”,其中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求各项的和;(评:本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对称数列”的定义,考查的还是课本中数列的基本知识.)5.3函数有关新定义例6(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B同时满足:=1\*GB3①点A,B都在函数图像上;=2\*GB3②点A,B关于原点对称,则称点对(A,B)是函数的一个“姐妹点对”(规定(A,B)与(B,A)是同一个“姐妹点对”).那么函数的“姐妹点对”的个数是_____.变式:在直角坐标系中,两个不同的点A(a,b),B(-a,-b)都在函数的图像上,则称[A,B]为函数的一组“友好点”([A,B]与[B,A]看作一组),已知定义在的函数满足且当时,,则函数的“友好点”的个数为______.(2)(02上海)对于函数,若存在,使成立,则称为的不动点.已知函数().(Ⅰ)当,时,求函数的不动点;(Ⅱ)若对任意实数,函数恒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求的取值范围内;(Ⅲ)在(Ⅱ)的条件下,若图像上、两点的横坐标是函数的不动点,且、两点关于直线对称,求的最小值.5.4与几何有关新定义例7对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两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