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的定义与分类.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水泥的定义与分类.ppt

水泥的定义与分类.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次课:理论课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及生产重点:1.水泥的定义与分类2.水泥国家标准3.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生产方法和特点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水泥的定义与分类2.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组分材料、生产技术要求与指标3.熟悉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生产方法和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思考体:1.什么是水泥?它有什么优点?2.按照性能和用途水泥分为哪几类?3.什么是建筑物的安定性不良?产生原因是什么?生产中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防止?4.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分为哪几个阶段?绪论·胶凝材料的定义与分类·胶凝材料发展简史·水泥的定义与分类·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水泥工业的发展概况·水泥工业的环境保护绪论水硬性胶凝材料:在拌水后既能在空气中又能在水中硬化,通常称为水泥。如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非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又称为气硬性胶凝材料。如石灰、石膏、耐酸胶结料等。二.胶凝材料发展简史天然胶凝材料时期(黏土):新石器时代(4000—10000年前)石膏-石灰时期:公元前2000-3000年石灰-火山灰时期:公元初天然水泥时期:18世纪后期硅酸盐水泥时期:19世纪初开始多品种水泥时期:20世纪至今三、水泥的定义与分类1、定义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散粒或纤维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统称为水泥。2、水泥的分类按其用途和性能分: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按水泥的组成分:硅酸盐水泥系列(简称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系列氟铝酸盐水泥系列铝酸盐水泥系列铁铝酸盐水泥系列四、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地位与作用·水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基本材料之一·所具有的特殊性能使建筑工程多样化·水泥工业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产业水泥的优点·水泥浆有很好的可塑性·适应性强·耐久性好,维修工作量小水泥的用途建筑:房屋桥梁道路大坝涵洞石油:固井地矿:固矿井医药:假牙人造骨骼其它:水泥用途举例现代建筑桥美国世贸大厦水泥管水泥喷浆作业水泥空心砖水泥井盖水泥刨花板腹膜水泥膜板五、水泥工业的发展概况当今,世界水泥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向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技术发展,其特征如下:·水泥生产线能力的大型化世界水泥生产线建设规模在20世纪70年代为日产1000~3000t,在80年代为日产3000~5000t,在90年代达到4000~10000t。目前,日产能力达5000t、7000t、9000t、10000t等规模的生产线已达100多条,正在兴建的世界最大生产线为日产12000t。·水泥工业生产的生态化Ⅰ.最大限度地减少粉尘、NO2、S02、重金属等对环境的污染;Ⅱ.实现高效余热回收,最大程度减少水泥电耗;Ⅲ.不断提高燃料的代替率,最大程度减少水泥热耗;Ⅳ.努力提高窑系统的运转率,提高劳动生产率;Ⅴ.开发生产生态水泥,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量;Ⅵ.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高智能型的生产自动控制和管理现代化。·水泥生产管理的信息化Ⅰ.水泥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Ⅱ.生产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网络化和信息化,Ⅲ.企业商务活动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2、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概况中国水泥工业自1889年开始建立水泥厂,水泥工业先后经历了初期创建、早期发展、衰落停滞、快速发展及结构调整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泥生产年产量平均增长12%以上,85年水泥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并保持至今,水泥总产量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30%以上。·早期发展阶段(1889年至1937年)1889年我国第一个水泥厂—--河北唐山细绵土厂(后改组为启新洋灰公司,现为启新水泥厂)建立,于1892年建成投产,并正式生产水泥,以后,又相继建立了大连、上海、中国、广州等水泥厂。·衰落停滞阶段(1937年至1949年)先后建设了哈尔滨、本溪、小屯、抚顺、锦西、牡丹江、工源、琉璃河、重庆、辰西、嘉华、昆明、贵阳、泰和、华新、江南等水泥厂。这些水泥厂大多数是由外国人主持设计和建设,生产设备主要来自国外,没有规范的水泥工业建设机制,又因连年战乱,许多水泥厂不能持续稳定地生产。1949年,全国水泥总产量为66万吨。·自行研制阶段50年代—60年代,我国开始研制湿法回转窑和半干法立波尔窑生产线成套设备,并进行预热器窑的试验,使我国水泥工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取得较大进步。这期间,先后新建、扩建了30多个重点大中型的湿法回转窑和半干法立波尔窑生产企业,同期,也建设了一批立窑水泥企业。70年代—8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的日产700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