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9页第PAGE\*MERGEFORMAT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9页《经济学基础》教案本课程教学全体设计与思路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与考核方式的设计本课程总学时为32,每周授课2次,每次3学时。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出勤占20%、作业成绩及课堂表现占20%各部分的学时分配与安排本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部分,共计11章,具体各章学时安排见第二部分。本课程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取舍与补充本课程最初选定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叶德磊编著),从其包含的章节内容看,涵盖了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内容深度也较适合非管理经济类的先生学习。结合学时考虑,除5、7、13章内容大部分省略外,其他11章内容基本不进行过多的取舍与补充。四、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本课程共包括11章内容,讲授时将采取先微观后宏观的顺序。导论重点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讨对象和方法,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一章至第五章为微观经济学部分内容,其中第一章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研讨消费者如何把无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上,以实现功效最大化。这一部分是对决定价格的要素之一——需求的进一步解释;第三章生产、成本理论和第四章不同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研讨生产者如何把无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上而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部分是对决定价格的另一要素——供给的进一步解释;第五章分配理论研讨商品按什么准绳分配给社会各集团与个人,这一部分是运用价格理论来说明为谁生产的问题。第六章至第十一章为宏观经济学部分内容。第六章~第八章围绕国民收入决定核算和决定的内容展开,由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第九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是各国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将其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分析其效应与相互关系,以便找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第十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要分析国民收入短期波动的缘由,长时间增长的源泉等问题,以期实现经济长时间稳定的发展,第十一章财政与货币政策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具体的措施,各部分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案例分析、讨论和习题巩固。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关系的处理因本课程为非管理经济类先生的公共必修课,因而主要联系课程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二、分章节设计导论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先生通过学习,了解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熟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为以后各章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1学时)经济学的研讨对象2、经济学的分类3、经济学的研讨方法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西方经济学研讨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关系。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3、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练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先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价格机制,熟悉需求、供给的基本理论、点弹性和弧弹性的计算,掌握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决定于变动、需求弹性理论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4学时)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规律4、需求变化与需求量变化5、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函数6、供给曲线7、供给规律8、供给变化与供给量变化9、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决定10、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变动11、需求价格弹性12、需求收入弹性13、需求交叉弹性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规律2、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3、供给的含义与供给4、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5、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决定6、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变动7、需求价格弹性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讨论、练习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先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消费者剩余,熟悉功效、总功效、边际功效的含义、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预算线的含义与变动,掌握总功效与边际功效的关系、边际功效递减规律的含义、消费者均衡二、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2学时)1、功效、总功效、边际功效的含义。2、总功效与边际功效的关系。3、边际功效递减规律与需求曲线4、消费者剩余5、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6、预算线的含义与变动7、用图形说明消费者均衡。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功效、总功效、边际功效的含义。2、总功效与边际功效的关系。3、边际功效递减规律的含义。4、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5、预算线的含义。6、用图形说明消费者均衡。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实例分析、练习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