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_湘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章_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_湘教版必修2.doc

第二章_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_湘教版必修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2-用心爱心专心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导学案编写人:杨春平时间:2013-5-5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二、过程与方法在导学过程中,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方案,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与他人合作,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培养学生遵循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学习重点】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学习难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情景引入】【自主学习】一、城市化1、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_____、_____地区转变为_____地区的过程。2、城市化的标志性特征为: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_____;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__、___产业逐渐转移;③城市_____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的意义表现在:①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____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②城市化过程能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____________;③城市化有助于____________,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④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⑤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____________。城市化动力机制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讲,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反之就。【小组讨论】一、阅读教材P37——P38“阅读”部分,小组成员讨论和共同填写下列表格,比较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并说出产生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国家类型所处阶段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否)原因发达国家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发展中国家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二、城市化特点1、“虚假城市化”特点是: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城市总体发展和相对落后。洲国家的状况最为突出。2.“滞后城市化”特点: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3、“逆城市化”原因及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小组展示】小组派代表讲解【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课后巩固练习】1.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是A.城市B.乡村C.牧区D.水域答案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减少乡村人口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C.乡镇企业萎缩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7.目前,在西方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A.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B.城市交通发展缓慢C.市区失业人口增多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4、此城乡人口结构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A、巴西B、印度C、英国D、中国6、20世纪下半叶,该国乡村人口的比重()A、大幅提高B、持续提高C、大幅下降D、没有变化7、该国可能位于()A、亚洲B、欧洲C、非洲D、拉丁美洲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