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鲁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教案第一篇:鲁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教案第七单元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几篇课文围绕“爱”这一主题而展开,内容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这一篇篇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课文一定会拨动学生爱的心弦,激起仿效的意愿。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学情分析:本单元内容离得学生生活世界有些远,比如说《搭石》《卡罗纳》《古诗两首》,这些包含了古今中外的感人实际的生活环境都离学生比较远,要多多练习学生实际体会课文所包含的人间真情和爱意。教学目标:1、认识2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正确读写39个词语。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本单元中的名家名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要从文章学习过程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的优美句段。通过读、说、背、写及课外收集,扩大对爱的了解,提高对优美篇章的感悟能力。本单元教学预计时间为12课时。25《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诗境,训练语言。课前准备: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②读熟课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主读诗,把字音读正确。2、检查读,赛读。3、学生交流读后感悟。三、自主感悟,探究诗意1、导语。2、个性化阅读,感悟诗意。3、合作交流,加深理解。4、总结: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的地方,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具有诗意和浪漫色彩。四、读中品析,再现意境1、过渡。2、学生读诗,渗透学法。3、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送别情。4、看课文插图,表演体验送别情。5、小结: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好朋友一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让我们一起来读!6、【诗文解释】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五、配乐朗读,升华情感1)过渡:真正了解了诗歌以后,就要把自己当作诗人去读诗,再现诗人依依惜别之情。2)学生练读全诗,小组赛读。3)教师配乐(古筝曲《阳关三叠》)范读,学生挑战,即时评议。4)总结: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一起去送送孟浩然吧。六、拓展延伸,积累语言。1、交流送别诗,体会送别情。2、学生吟唱李叔同的《送别》,笛子伴奏。3、自主选择个性化作业1)画一画: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场景;2)演一演: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情景;3)写一写:把诗改写成短文。《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的: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舍、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2.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3.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4.师板书课题。(20送元二使安西)二、学习古诗(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1.解诗题,知作者。2.抓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