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案第7单元.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6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案第7单元.docx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案第7单元.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案第7单元第一篇: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案第7单元第七单元一、教材分析:本组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七”组成。四篇课文分别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爱国情怀。《我不能忘记祖国》通过讲述15岁的宋庆龄在美国留学时,在一次讨论历史问题的班会上,有力地驳斥了美国学生关于“„„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特别是亚洲的中国,都被历史淘汰了„„”的谬论,表达了宋庆龄对祖国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以及她强烈的爱国热情。《卢沟桥》介绍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美观造型,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能和智慧。同时通过介绍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让我们知道了它还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桥。《古诗两首》中《从军行》是一首抒发边关将士豪情壮志的边塞诗。表现了身经百战的将士们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豪迈气概。《塞下曲》借用汉代李广将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边塞将军的威武形象。《民族英雄戚继光》通过记叙我国明朝将领戚继光为解除浙江、福建沿海一带的倭患,组建军队,抗击倭寇的故事。赞颂了戚继光作战英勇、很有智谋。二、教学目标:1.掌握本组的33个生字,认识29个生字。提高识字能力,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2.通过本单元的阅读让学生真正懂得爱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阅读本单元的同时,要让学生学会根据课文内容和学习的需要去查找、搜集有关的资料。3.通过语文百花园的训练,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讲故事的能力和认真听别人讲故事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l、要让学生学会根据课文内容和学习的需要去查找、搜集有关的资料。2、通过本单元的阅读让学生真正懂得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难点:在于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做到~边读一边想,抓住重点语句,结合课文体会句子的含义。四、教学措施:1、本单元的教学要放手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重点语句,结合课文体会句子的含义。在阅读实践中积极思考、探究,提高感悟理解能力。2、要让学生学会根据课文内容和学习的需要去查找、搜集有关的资料。3、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表达,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五、教学准备:1、自制多媒体课件。小黑板。2、师生共同搜集诗人王昌龄、卢纶的有关资料:搜集有关宋庆龄和民族英雄戚继光的资料;搜集有关卢沟桥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课下朗读这两篇课文。第2课时教学内容:我不能忘记祖国教材分析:课题“我不能忘记祖国”出自宋庆龄之口,这是她的肺腑之言。课文讲述了15岁的宋庆龄在美国留学时,在一次讨论历史问题的班会上,有力地驳斥了美国学生关于“„„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特别是亚洲的中国,都被历史淘汰了„„”的谬论。表达了宋庆龄强烈的爱国热情,以及她对祖国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课文内容具体、感人,语言优美、生动.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在感受课文内容的同时还能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我不能忘记祖国”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心声。教学目标:1、会写汉字:庆、州、讨、估、洲、史、眉、亿、仁、悠、忧、虑14个生字,认识:庆、资、索、估、淘、汰、锁、亿、仁。掌握词语:讨论、估计、亚洲、历史、双眉、亿万、仁人志士、悠久、无忧无虑。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结合课文体会句子的含义。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宋庆龄说的两句话的意思。课文重点:宋庆龄说的两句话。感情朗读训练点:引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好对话部分的内容,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读说结合训练点:结合课下收集的材料,谈一谈当时人们为什么把中国比作东方睡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黑板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宋庆龄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展示成果。(1)读生字。(2)读课文。(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精读感悟,读说结合。3自然段,从宋庆龄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从这儿你发现宋庆龄是个怎样的人?)(心里始终想着祖国、她是个爱国的人)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她心中始终装着祖国?请大家再读课文。3.引导学生找到第7自然段:4、学生在田字格里试写,师巡视指导。六、限时作业。配套练习板书设计:我不能忘记祖国宋庆龄无限的希望坚定的信念(生字条)第3课时教学内容:卢沟桥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美观的造型,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同时通过介绍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告诉我们卢沟桥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课文第2-4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卢沟桥科学的设计、美观的造型及桥东的碑亭。课文第5自然段,讲卢沟桥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