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民事保全制度的综述报告民事保全制度是保障民事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指在合法的程序下,通过法律手段对可能侵害民事权益的行为、事物进行某些限制、禁止、巩固、保全、替代等措施的一种制度。目的在于防止不当行为给当事人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本文将对中国民事保全制度进行综述,并指出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方向。一、民事保全制度的概述和发展历程民事保全制度最早起源于欧洲法系国家,后来在美国等其他国家发展起来。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草出台了有关法律法规,到1982年,中国宪法明确规定对私人财产实行保护,这为民事保全制度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民事保全制度,并在以后的法律修改中进行了完善。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已经较为完备地构建出了我国的民事保全制度。二、民事保全制度的类型民事保全制度按照保全的目的、形式、内容等等方面的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1.保全措施的分类进一步细分,保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五种:(1)财产保全:对当事人的财产进行限制或者一定期限内进行保全扣押等;(2)禁令保全:限制或者禁止一些行为或者停止一些行为;(3)证据保全:采取一定措施对涉案证据进行鉴定、保全或者收集,以确保案件证据的正常采集和保护;(4)行为保全:对行为进行限制、禁止等;(5)其他保全:如公示、差遣、抚恤等。2.保全标的的分类民事保全标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可财产化的标的物:如货款、存款、房地产、股票、奖金、工资等;(2)不可财产化的标的物:如个人爱好、声誉、健康等。三、民事保全制度存在的问题1.缺乏统一、规范的执行标准虽然我国已经建立和完善了民事保全制度,但是各地执行标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而保证各地法院依法履行民事保全工作。2.对民事保全措施的滥用尽管民事保全措施的设置是为了保护民事权益,但有些略显不负责任的申请人虽然知道自己的请求并不合法,仍然通过提起民事保全申请来阻止被申请人的讨薪等合法诉求。这会导致民事保全措施的滥用,加剧了一些紊乱纷扰的各类讨薪等民事纠纷。3.民事保全程序过于繁琐、费用过高在民事诉讼中,申请民事保全需要进行申请、裁定、履行等多个环节,如程序效率低、形式主义严重、操作难度大等等。因此,民事保全的程序过于繁琐,费用也过高,也成为了民事保全制度的一些问题。四、加强民事保全制度建设的建议1.完善相关法律进一步制定、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类民事保全措施的设立和对当事人权益的选择。2.建立统一、规范的执行标准需要进一步加强民事保全执行法官的专业性和技术能力,强化对其权利义务的制约作用,缩小执行的不确定性,尽可能减少执行成本。3.恰当处理程序效率与保护当事人利益的关系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顺畅地审理案件,应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并适当简化、提速相关的程序流程。同时,进一步简化民事保全流程,以优化申请、裁定、履行等流程,提高操作效率和便捷度。4.防范滥用民事保全问题的发生在审理民事保全申请中,需要严格审核,加强对民事保全措施的优选和恰当运用,以避免对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产生影响,防止民事保全的滥用问题发生。五、总结民事保全是保护民事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如今已经成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一。虽然成立已久,但民事保全制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仍然需要相关部门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便更好地为广大民众服务,维护法律的公正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