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一只****呀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五月月考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下面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1.西汉简书中《赵正书》记载:“昔者,秦王赵正出游天下,环(还)至白(柏)人而病,病笃……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窘)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这与《史记》中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的说法明显不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史料记载矛盾导致历史真相无法被探知,应兼存异说B.《史记》中关于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的说法不能成立C.《赵正书》的记载与史实不符,表明其史料价值不大D.《赵正书》丰富了我们对历史记载存有多种可能的认知2.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围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3.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他们的主张是基于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4.这是2015届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社会转型的概括解读,该时期最有可能是世袭尚贤财产共有财产私有阶级制齐民化封建制郡县制宗庙议事庙堂议事A.夏商西周B.春秋战国C.秦汉三国D.两晋南北朝5.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A.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B.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C.“太尉”设与不设服务于皇权需要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6.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B.汉朝的“中朝”C.隋唐的三省六部D.宋朝的枢密院7.海昏侯墓的发掘是2015年中国史学考古上的重大事件。海昏侯墓墓主刘贺,曾当过27天西汉皇帝,后被辅政大臣、博陆侯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为理由奏请太后废黜。这一历史事件说明A.西汉的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B.官僚集团对皇权存在一定程度制约C.霍光“废帝”的举措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D.西汉诸侯势力严重影响中央集权8.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被派到地方服务。在地方有了政绩,再经长官推举到中央,经过中央的考试,然后才正式入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材料体现的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B.材料体现的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C.材料体现的是世卿世禄制D.材料体现的是汉代的察举制9.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大黄金时代中的平民却可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爬到贵族地位,担任政府官员和累积财富。”这种变化产生的政治背景是A.分封制度确立B.贵族政治没落C.铁犁牛耕的推广D.九品中正制的兴盛10.马克斯·韦伯等指出,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内阁制D.军机处11.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重门第,特别是大士族之间出现了“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的现象,之后门第的观念逐渐减轻。五代时,世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封建等级观念淡出社会生活B.民族融合改变了世人婚姻观C.世人抵制世家大族入仕D.政治制度调整影响社会生活12.《唐律疏议·职制律》规定:“若官吏延缓诏令文书颁发者,每延缓一日笞五十,一日加一等,十日徒一年;官文书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这些规定A.旨在防止皇帝诏令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