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复习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书生****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复习课教学设计.doc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复习课教学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欧姆定律》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的:掌握欧姆定律,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电阻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运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和方法。教学过程:一、视频引入,激发兴趣二、复习回顾,系统归纳第一节:电阻一、电阻概念1、概念: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2、电阻的符号:R3、元件符号:R4、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为“Ω”5、常用单位:kΩ(千欧),MΩ(兆欧)1kΩ=1000Ω1MΩ=106Ω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金属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但也有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第二节:滑动变阻器1。实物及结构2.结构示意图3.工作原理: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4.连接方法:选择电阻线的一端和金属杆的一端,即“一上一下”接线柱5..在电路中的作用:1.改变电路中的电流2.改变电路中的电压3.保护电路连入电路时,先将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处第三节、欧姆定律1.内容:流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12.公式:I=U/RU=IRR=U/I欧姆定律表达式:I=U/RI—表示这段导体的电流。U—表示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RUI第四节:欧姆定律得应用1、电阻的串联串联电路:电流I=I1=I2,电压U=U1+U2,电阻R=R1+R2R1R2R串多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多根导线串联起来,由于导线的总长度比一个电阻的长度更长,所以总电阻一定比分电阻大。2,电阻的并联:电流I=I1+I2,电压U=U1=U2,电阻=++=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3、串联分压欧姆定律:I1=U1/R1I2=U2/R2根据串联电流特点:I1=I2得:R1R2IU1U2U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若R1>R2,则U1>U2若R1=R2,则U1=U2若R1<R2,则U1<U24。并联分流根据欧姆定律:U1=I1R1U2=I2R2根据并联电流特点:U1=U2得:并联电路的分流规律: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大,流过的电流越小。若R1>R2,则I1<I2若R1=R2,则I1=I2若R1<R2,则I1>I25。串并联电路比较.三、课堂一练,成竹在胸1。基础练习有两只电阻,R1=3Ω,R2=6Ω,R1:R2=————若把它们串联后接到电压为6V的电源上,这两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U1∶U2=,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I1∶I2=.若将它们并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则通它们的电流之比为I1∶I2=-----------,U1∶U2=-----------2.典型练习:1.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R3=20Ω,当S1、S2都断开,电流表示数是0.3A,求:1)电源电压2)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AR1R2R3S1S22.如图,电源电压为6V不变,灯L1的电阻为12Ω,灯L2的电阻为9Ω,灯L3的电阻为18Ω求:1)开关S1、S2同时断开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少?2)开关S1、S2同时闭合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AVL1L2L3S1S2提高题:如图,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R1=10Ω,R2=15Ω,求:1)当S断开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各为多少?2)当S闭合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各为多少?练习2R1R2AVS四.谜语猜猜,轻松结课毫光突起,瞬息千里,一鸣惊人,带来风雨。(打一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