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00452.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00452.doc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浙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第页共NUMPAGES5页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教育测量和物理测量相比,其突出的差异之处是()A.客观性B.间接性C.全面性D.准确性2.以下数据中,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以便对不同个体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的数据是()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3.某生在数学测验中的四次成绩如下:X1=100分,X2=100分,X3=90分,X4=30分,其Mdn为:()A.100分B.95分C.90分D.80分4.已知8个数据X1=10,X2=20,X3=30,X4=40,X5=50,X6=60,X7=70,X8=80,为()A.30B.40C.50D.605.已知两列变量间的积差相关系数为0,这表示它们之间()A.无直线关系,也无共变关系B.无直线关系,但有共变关系C.无曲线关系,也无共变关系D.无曲线关系,但有共变关系6.不属于组内常模的是()A.年龄常模B.离差智商常模C.百分等级常模D.标准分数常模7.下列各百分等级区间对应的原始分数区间最大的是()A.PR=10~PR=20B.PR=20~PR=30C.PR=30~PR=40D.PR=40~PR=508.某测验所测特质的分布是正态,其中项目难度的图示如下所示,则该项目难度指数为()A.0.84B.0.66C.0.34D.0.169.以下估计信度的方法中,用来估计内部一致性系数的是()A.重测相关B.平行形式相关C.折半相关D.多质多法相关10.可以提高测验效率,便于施测和评分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测验是()A.口头测验B.操作性测验C.个人测验D.纸笔测验11.下列数值中不可能是随机事件的概率值的是()A.0.00B.0.95C.1.00D.1.5012.如果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关于其样本平均数,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其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B.其抽样分布服从自由度为n的t分布C.其抽样分布的平均数为原总体平均数D.其抽样标准误差等于样本标准差的分之一13.统计假设检验中,只要所求统计量的值进入危机域,则检验统计量取该值的概率()A.小于显著性水平αB.大于显著性水平αC.等于显著性水平αD.与显著性水平α无关14.下面各种情况中,检验平均数的显著性,必须用t检验的是()A.总体正态,σ已知B.总体正态,σ未知,n<30C.总体正态,σ未知,n>30D.总体非正态,n>3015.在2×2列联表中,为使检验更加有效,在下面哪种情况下需要用校正公式值()A.有一格的理论次数大于1小于5且n>40B.有一格的理论次数大于5小于10且n>40C.有一格的理论次数大于10小于40且n>40D.有一格的理论次数大于40小于50且n>50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平均差17.常模18.项目区分度19.标准参照测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6分,共18分)20.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学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21.什么是等级相关?其适用于哪几种情况?22.编制双向细目表的方法。23.简述统计假设检验中的反证法与数学反证法的差异。四、简单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4.考生在某次语文测验上的得分及其试卷中第5题(满分为18分)的得分情况如下表所示,问该语文试卷第5题的区分度是多少?(保留两位小数)学生代号123456789101112131415语文成绩757174838669807876827785818390第5题的分数10141591312101512151312151418[公式:rxy=]25.已知某项考试的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数为82,标准差为8。问成绩在80分至90分之间的考生占多大比例?(正态分布表附后)26.某市小学生数学竞赛平均成绩为68分,标准差为18分。该市的某所小学参加考试有25人,平均成绩为72分,已知学生的竞赛成绩服从正态分布。请检验该小学数学竞赛成绩与全市平均成绩有无显著差异?(α=0.05)[公式:;正态分布表附后]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1小题评分,本题10分)27.为研究元认知训练的效果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