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语文备课.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语文备课.doc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语文备课.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单元单元教材分析第三单元主要由三篇讲读课文《三顾茅庐》《祈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习作3和练习3组成。这一组课文都是记叙古代人物的课文。单元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学会书写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以诚待人,诚心实意去做事情的感情。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单元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学会书写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单元课时分配《三顾茅庐《祈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习作3》《练习3》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3课时8.三顾茅庐教材分析:《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一次比一次详细,尤其是第三次拜访,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教学目标: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和三个重点词语。通过“读写拓展”等生动有趣的言语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语言。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意。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学生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共鸣,培养以诚待人,诚心实意去做事情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能有感情地读刘备三顾茅庐时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语句,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开放文本,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学生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共鸣。读张飞的语句,理解对比反衬的写法,并对张飞形象进行多角度认识。学情分析: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中,在充分的读中,发现诚,感悟诚,表达诚,提炼诚,赞美诚。教学构想:不否定刘备的主人公地位,提醒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以语言文字为基点,而不能过分偏重以情节来设计我们的教学。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学生学习过程:一、激趣起思,破题开篇1、论《三国演义》,摘录部分主要人物。(1)听说过《三国演义》吗?你都知道里面有哪些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古人对自己的名有自己的解释,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比如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诸葛亮,字孔明。(2)教师板书以上人物,人物之间画稀啊薄?形成板书:刘备——→——→学科(语文二次备课)关羽张飞——→诸葛亮老师为什么在他们之间画上了三个箭头?请诸葛亮干什么?请学生完整地述说。以上同学所说的内容我们也可以用四个字来说——2、揭题开篇:三顾茅庐请学生板书课题——三顾茅庐,读课题,写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1)指导学生朗读句子。(2)“由是感激”,感激谁?为什么感激?2、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大声朗读,字字响亮,读准字音,读通课文。3、师生交流,整理板书。感激谁?为什么感激?(要求学生一次一次说清楚。)(1)第一次刘备——失望而回;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2)第二次刘备——怏怏而回;(3)第三次刘备——虚心求教;(4)诸葛亮——出山辅佐。形成板书:(关羽张飞)—失望而回→—怏怏而回→刘备—虚心求教→诸葛亮学科(语文二次备课)↖出山辅佐↙三、再读文本,理清脉路1、读写“失望而回、怏怏而回、虚心求教、出山辅佐”。2、默读课文,思考:同样两回都没有遇到诸葛亮,为什么第一次是“失望”?第二次是“怏怏”?3、师生交流。(1)第一次的“失望”是见不到人而失落;第二次“怏怏”是见不到人而失落,而且还有点不高兴。无论从神色、心情上来看都是不一样的。(2)面对“失望”、“怏怏”时,刘备打算三访诸葛亮,这时候关羽、张飞的“失望”、“怏怏”都变成了什么?(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刘备的“失望”、“怏怏”变成了什么?(恭恭敬敬)四、三读文本,质疑铺垫这一个不耐烦,那一个恭恭敬敬,同学们怎么看待?(1)三读文本。(轻声读课文)(2)质疑铺垫。读完课文后,你还发现了哪些疑问?问题梳理,深读铺垫。小结:阅读的价值在于思考,思考的起点在于提问。作业设计:了解课文内容。板书设计(关羽张飞)—失望而回→—怏怏而回→刘备—虚心求教→诸葛亮↖出山辅佐↙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意。通过“读写拓展”等生动有趣的言语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语言。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学生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共鸣。学生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披文入情。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