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的秘诀》有感读《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的秘诀》有感特级教师徐世贵与青年优秀教师纪文杰,基于自身多年的从教经历与成长心得,分享了14个主题的自主成长秘诀和独到经验,有助于唤醒青年教师的成长意识,指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的秘诀》有感(精选5篇),欢迎阅读!读《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的秘诀》有感1近期拜读了徐世贵、纪文杰著作的《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的秘诀》一书,这是一本非常接地气也很实用的专业书籍,堪称是青年教师从教的入门宝典。书中详实述说了作为青年教师如何从备课、优化教学设计、说课、听评课、教学管理、课堂评价等方面扎实有效地提升自己,怎样有效处理自主成长与繁忙工作的关系,有理论引述,有实践例子。每一句的阐释、每一句的引导、每一句的劝诫,像极了一位谆谆教导的老者,惦念着每一位走向三尺讲台的我们。教师是一份辛苦的差事,一周的忙碌、两点一线,工作与生活交织着痛苦还是快乐?书中也给了我们坚定的答案——带着快乐去工作。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价值和快乐的方式,每天围绕在孩子周围的我们老师更应该学会调整情绪“学会原谅,学会宽容,尤其是要学会化解,随时准备把烦恼丢到垃圾桶里,努力做个快乐阳光的老师。”我们青年教师也要在工作中找到快乐,激发教育情怀、深化职业信念,久而久之,对教育工作也就有了职业认同感。做一份工作、敬一份工作、爱一份工作。怎样做好教师这份神圣的工作?《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的秘诀》也给我们介绍了很多详细又实效的做法,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书中第12章在听评课中学上课,一直以来的想法就是听课、记录、反思亮点与不足就可以了,其实不然。书中介绍,教师有效听评课要抓住三个环节:读课、品课、创课,学习吸纳、内化积淀、生成发挥。读课中告诉我们,“听课不是听得越多越好,听得多不如听的对;听的对,不如听的专。”读到这里,我很不解,什么是专呢?后续内容解释到专就是“听对自己路子的课,听对自己有帮助的的课。”听课前,“老师也不能头脑空空地进教室,需要提前熟悉课标、教材,带着问题与任务去听课。”在听课中,还要学会观察:关注目标、关注整体、关注细节、关注特点。与此同时,还要记好听课记录,把随时所关注和思考的东西记录下来,也要学会课后的问课,从而获取自己成长的价值信息。品课,就是听课议课的深加工,像喝茶那样细细品味,真正从一堂课中汲取营养,补充到自己的血液中,也就是听评课的最后一公里该做的事情:创课。通过模仿借鉴、思考辨别,从而找到自己。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达成,也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自然也就需要静下心,感悟、思考如何备好自己的一堂课。书中告诫我们“备课不成功,上课肯定不成功”。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在备课中很容易出现偏差,不是“备”,反成是“背”,像极了背书、讲书,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备课必须做到以下六步,才能让自己的备课扎实有效:一备课标,精准把握教材;二备目标,明确任务重难点;三备学情,读懂学生需求;四备提问,以问题引领学习;五备方法,选择运用恰当;六备检测,重课堂效果反馈。有“备”而来,是很难做好和坚持做到的事情,作为青年教师的我,更要勤奋、努力,持之以恒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也要学会自己培养自己,在磨砺、学习中反思、进步。读《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的秘诀》有感2作为一名新手教师,我读此书,受益匪浅,她唤醒了我的成长意识,有助于青年教师少走弯路,更快成长,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跨越性发展。重学习促成长“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长流水。”所谓的“长流水”就是持续不断地学习,不断学习不仅是教师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那么“长流水”从哪里来呢?重要途径之一就是理论和专业学习。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应该要在实际工作中,通过阅读书籍、参与培训、模仿创造等方式,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重要途径之二就是向名师学习。正如作者在本书第十章写道:“遇见名师如同一盏明灯,照见更好的自己,名师为你提供亲身示范,搭建展示平台,使青年教师少走弯路,指引前进方向。”这让我明白成长的秘诀: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重实践促成长本书强调了教学实践对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第十一章《在磨课中历练,在蜕变中成长》中讲到,一节优秀的公开课需要经历多节的“痛苦”磨课,磨课时别人评价的语言虽然会刺痛你的神经,但这一次次的指导、批评、表扬、挑剔,为教师成长注入了动力。因此,这也告诉作为青年教师的我,珍惜每一次磨课的机会,在备课时参考学习其他老师的指导与建议,步步改进,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是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二是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地评价和反馈;三是要发现自己教学活动的不足并进行调整,在调整中进步,在磨砺中前行。重反思促成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