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房地产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doc

房地产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房地产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房地产经济学专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毕业研究生应达到的要求是: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2.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房地产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经济研究方法,熟悉房地产经济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具有扎实的房地产经济学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广的知识面,具有独立从事房地产经济经济学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实际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语,能用该门外语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并具有初步的从事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4.身心健康。二、研究方向1.房地产经济基本理论研究研究房地产经济运行机制、特征和基本规律。2.房地产投资研究研究房地产投资制度、投资规律。3.房地产市场研究研究房地产市场理论、房地产市场制度、房地产市场运行规律和房地产市场实务。4.房地产金融研究研究房地产金融理论、房地产金融制度、房地产金融运行规律和房地产金融实务。5.房地产市场管制和宏观调控研究研究房地产市场的政府管制和宏观调控理论、制度与政策。6.房地产估价研究研究房地产估价理论、制度和实务。7.外国房地产经济研究研究外国房地产经济理论、房地产经济制度、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业发展与房地产业政策。8.房地产企业发展研究研究房地产企业发展因素、模式和规律。三、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实行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4年,实行中期水平考核分流制度。原则上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学期安排少量课程,第三、四学期以调查研究和研撰硕士学位论文为主,第二学期末进行中期分流考核。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一)课程设置(见附表)(二)学分要求本专业研究生应修满的学分总数不少于27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第一外国语2学分),一级学科通开课8学分,方法论课2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非经济、非管理学科考取本专业研究生者应补修至少3门课程,并记录成绩,补修课不及格不能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五、科学实践与学位论文(一)科学研究1.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掌握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要求研究生承担或参加导师或其他老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最终使研究生具有独立进行经济研究的能力。2.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积极参加所在专业或所在研究方向或本学科其他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术活动,包括参加高层次的学术会议、听学术报告、参加学术研讨会等,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3.鼓励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在公开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学位论文研究生在修完全部学位课程和修满所要求的总学分后,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位论文的研撰。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具有高起点、新视角和前沿性,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开题报告。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论文选题。研究生确定了论文选题后,在论文写作之前,必须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国内外有关该论题研究的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计划、写作提纲、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研究生作开题报告时,应有包括导师在内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师3~5人参加,教师要对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计划的可行性等做出认真的评议。3.创新要求。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论题涉及的研究领域应在理论或政策等方面有创造性的贡献。4.时间要求。研究生必须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位论文,确保论文质量,在规定的时间内送专家评阅,并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举行答辩。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一)教学实践研究生应参加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包括授课、指导本科生学习和科研、辅导本科生作业、参加教学方法、内容、改革等教学研究项目以及其他教学实践活动。(二)实习与社会实践为了加强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包括到实际经济部门进行岗位实习、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等。(三)其他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本专业硕士的研究生在大学本科阶段未修过本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补修课程的,必须随相关专业本科生补修所规定的课程,并必须参加考试,考试成绩必须及格,不及格者不能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补修课不记学分。七、培养方式1.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以导师指导和本学科老师集体培养相结合为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2.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根据课程特点灵活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等的训练和培养。3.研究生应博览群书,具有宽广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