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年5月)一、学科、专业简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此学科是教育部1998年将原也属理论经济学二级学科的“人口经济学”更名而来。此学科的设立扩展了学科研究的领域,体现了人口资源环境一体而对现实经济运行的系统关系,特别是针对我国人口控制、资源环境保护两大国策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基本方针进行学科建设、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具有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二、培养目标以现代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宏微观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等)为指导,紧密围绕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国策和国情的实际,借鉴国内外相关学科(如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人力资源经济学等)的研究成果,培养具有扎实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专业理论基础、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创新思维、具备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问题综合研究能力、政策和社会咨询服务能力、可以从事经济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多种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三、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是:(一)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二)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三)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四)生态经济与生态保护政策研究四、学制及学习年限学制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最长不超过5年。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类别课程名称门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程学位公共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2361讲座自学考试论文校级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4722讲座自学考试论文基础外语41441、2讲授考试学位基础课中级微观经济学63541讲授考试院级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3541讲授考试应用统计学3541讲授考试计量经济学(1)3542讲授考试计量经济学(2)2363讲授考试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1183自学考查交自修报告学位专业课人口经济学43542讲授考试、论文中心(所)开设资源经济学3542讲授考试、论文环境经济学3542讲授考试、论文人资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现实问题(专题)研究2363研讨考查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文献检索11182讲授考查校级开设专业选修课博弈论23542讲授考试选修课程不低于3个学分中国人口发展史3542讲授考试人口理论与分析方法3542讲授考试劳动经济学3542讲授考试人力资源经济学3542讲授考试资源经济学模型分析3542讲授考试生态经济学3542讲授考试补修课程根据培养需要,安排研究生补修有关课程,不记学分导师安排教学实践参与院、中心(所)及导师安排的教学、教辅或管理工作11至5在第5学期考查必须参与学术活动参与学院、中心(所)及导师安排的课题研究及学术研讨活动11至5在第5学期考查必须参与合计≥41六、培养方式1.课程学习: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至第三学期基本完成校级、院级、中心(所)安排的必修或选修课程。2.导师分配: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个月确定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由各中心(所)确定每位硕士生的导师;在硕士生导师确定后的三个月内由研究生和导师共同制订硕士生的培养计划。3.论文开题、写作及答辩:入学后第四学期内由各中心(所)安排组织论文开题,第五学期结束前交论文初稿,第六学期的4月10日前提交论文完成稿及办理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等手续。4.硕士生的教学采取讲授与自学相结合,重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每位硕士生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以引起学术讨论和研究。硕士研究生的独立见解和创造性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5.硕士研究生对外文文献的研读要达到一定的数量,通过对外文文献的研读使研究生能追踪本学科学理论前沿。结合专业方向和导师的研究领域适当参与课题研究,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七、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应在第二学年末以前提交论文选题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须达到以下要求:1.对问题的提出要有理论和现实意义;2.文献综述要求完整,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力求追踪研究前沿;3.要求硕士研究生选择1~2篇与选题紧密相关、较权威的外文文献,进行全文翻译,作为主要参考文献(作为硕士研究生专业外语考核内容之一);4.研究方法科学,思路清晰。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八、教学实践和学术活动1.研究生须参加院、中心(所)及导师安排的教学、教辅或管理工作,在第五学期由导师或中心(所)进行考核,合格者记1学分;2.研究生须参与院、中心(所)及导师安排的课题研究及学术研讨活动,在第五学期,由导师或中心(所)进行考核,合格者记1学分。九、考核方式学位必修课一律为考试,其余课程可进行考查。考试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