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学案例.docx
上传人:一吃****继勇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端午的鸭蛋教学案例.docx

端午的鸭蛋教学案例.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端午的鸭蛋教学案例端午的鸭蛋教学案例《端午的鸭蛋》一文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蕴涵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为帮助大家更深入学习《端午节的鸭蛋》,百分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最新《端午节的鸭蛋》最新教学设计范文如下:【教学目标】1.领会作者热爱家乡、珍爱民俗文化、怀恋美好生活的深厚情感。2.探究写作技巧,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3.体验平凡生活中蕴含的人生趣味,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和诗意。【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童年的怀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平凡事物中蕴含的情感和平淡生活中的情趣。【教学方法】诵读感知法,合作探究法,赏析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传统,导入新课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2008年开始我们国家的法定假日增加了三个传统节日,同学们知道是哪三个吗?(清明、端午、中秋)你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农历五月初五)我们这里过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吗?(吃粽子、吃鸡蛋等)同一个节日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那么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家乡过端午有哪些习俗呢?今天让我们一同欣赏“端午的鸭蛋”,去领略鸭蛋的神采,品尝鸭蛋的滋味,感受那无尽的生活乐趣。(板书标题及作者)(设计意图:从中国的传统节日入手,贴合学生现实生活,便于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使学生走进文本。)二、了解作者,检查预习1.作者汪曾祺(PPT呈现):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著名作家,江苏高邮人。小说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汪曾祺散文注重表现“凡人小事”,能做到“以小见大”。2.字词预习检查(PPT呈现):咂摸拧成小绳用酒和苋菜络子大襟车胤囊萤映雪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所写内容的不同,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提示:①(别具一格的)端午的风俗;②(别有风味的)家乡的鸭蛋;③(别有情趣的)端午的鸭蛋。(板书)(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文本是学生熟悉课文的第一步,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和概括能力。)四、围绕目标,合作探究㈠欣赏“鸭蛋”,探究鸭蛋特点,感受童年端午1.作者家乡的鸭蛋到底有怎样的特点呢?(PPT呈现)请同学们仔细品读第二、三段,请以“这是的鸭蛋,因为(文中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或为高邮的鸭蛋拟一句广告词,宣传一下高邮鸭蛋,注意突出高邮鸭蛋的特点。(学生自读思考,小组交流探讨)提示:①用句式说话要注意寻找文中表现高邮鸭蛋“声名远扬、与众不同、历史悠久、质细而油多”等特点的语句;②为高邮鸭蛋广告词时可以借鉴已知广告,但一定要注意突出高邮鸭蛋的特点。(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探究高邮鸭蛋的特点,进而体会作者对家乡鸭蛋的喜爱之情是缘于其热爱家乡的爱屋及乌之情的。)2.高邮鸭蛋是这样的让人垂涎、心动,那有鸭蛋相伴的童年的端午又是怎样的呢?(PPT呈现)请同学们阅读4—6段,可采用这个句式:“童年的端午是的,因为(文中所写的童年趣事)”。提示:童年的端午是快乐、幸福、美好、充满情趣的,因为挂鸭蛋络子、玩鸭蛋、蛋壳装萤等。(设计意图:通过探究童年端午的趣事,照应文题“端午的鸭蛋”;并在作者对有鸭蛋相伴的童年的追忆中,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想。)㈡品味“鸭蛋”,体会作者情感,探究语言特点1.高邮鸭蛋之所以令我们心驰神往,就在于作者写得好,情深意切。那么本文的语言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PPT呈现)下面同学们采用美读——通过恰当的语气、语速、重音,读出语句的意蕴和情味。要注意读出文章的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采用朗读竞赛的方式)提示:①“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造型式的语言生动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汪曾祺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这种绘声绘色,这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问题探究:“——”的作用是什么?(声音的延长)“一……就……”表明了什么,能否去掉?(不能。表明了油多,冒得快,令人欣喜。)将“冒”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