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doc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1Page4《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荔湾区花地中学杨雪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高邮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2、培养学生信息筛选与提炼的能力,有条理地发表见解。【过程和方法目标】1、加强朗读,引导学生感受作品自然流畅而意蕴丰厚的写作风格。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细节,善于发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用心口味生活的情怀。【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难点: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导入课题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归纳复述的能力。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学生默读课文,用勾画圈点法找出作者家乡端午的习俗和圈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学生默读作品完毕,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文中写到的习俗和自己喜欢的句子。明确: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三、研析细节,精读感悟(一)大声朗读2—3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赏析。学生以“我最喜欢,因为。”为句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老师对其分析加以点评。(二)细读4—6段,找出文中把玩鸭蛋最有趣的相关句子圈画下来,用心品读,感受童年乐趣。学生讨论、交流。(三)作者在文中琐琐碎碎地写到了很多关于家乡习俗和小时一些趣事、乐事,挑选自己喜欢的句子大声读出来,细细品味作者平实语言描写中诗意的美。(四)作者离开故乡几十年了,对故乡小小的咸鸭蛋还是念念不忘,这里面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汪曾祺19岁离家,思乡是他一生难以割舍的情结,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投影链接小故事:江苏电视台为爸拍了一部电视片《梦故乡》。我记得那次周末回家,爸急不可待地要放这部片子的录像带给我们看。汪嘲笑他:老头儿看过了又要看,几遍才算够?看片子的时候,我们一如既往地插科打诨,说爸“表现不俗,可以评一个最佳男主角”,可是没有像以往一样听到他反抗的声音。我回头看,一下子惊呆了:爸直直地盯着屏幕,眼中汪汪是饱含着泪,瞬间,泪水沿着面颊直淌下来!教师小结:《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先生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闲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四、创设情境,深刻反思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五、总结迁移,形成积淀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节日,接着说说自己家乡过这一节日的习俗。学生交流之后,可以这一话题,自选角度,完成一篇作文。学习文中在平实语言叙事中写出诗意的方法和流露自己的真挚的感情。(另用一节作文课完成)六、作业课外阅读沈从文的《端午日》,感受湘西端午的民风、民俗。附:板书设计端午的鸭蛋汪曾祺说端午——介绍端午的种种风俗说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点端午的鸭蛋——生活情趣,人生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