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4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学习教案.ppt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注】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请就《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这首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进行简要的分析。答案:昔年与今年的对比:去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江边度过。乐情与哀情的对比:昔之乐游,今之苦叹;昔之欢快,今之愁苦。2.(08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tǒngyī)、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渴望。学生答案展示:诗人将昔年与今年的八月十五夜作对比(duìbǐ),写出了诗人此时处在湓浦沙头的水馆前,望着空中圆月,怀念故乡,诗人通过对比(duìbǐ)写出了自己的思乡之情3.(05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jùtǐ)说明。常见(chánꞬjiàn)的修辞手法借代(jièdài)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yīɡè)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例(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2)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描写方式(正面(zhèngmiàn)描写与侧面描写)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少年游早行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mǎtí)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3)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①触景生情(景→情):②以景结情(情→景):③缘情布景:④寓情于景(有景无情):重点:以乐景衬哀情2、借物抒情(2)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①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suǒyǐ)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②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3、借事抒情(用典故)7.(06福建)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yánzhīchénglǐ)也可。)8.(05福建)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答案(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表现手法一、象征:作用:1、把抽象事理表现为具体(jùtǐ)的可感知的形象。2、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二、联想和想象三、衬托1、性质分类(1)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2)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2、内容分类:(1)人烘托人(2)物烘托物(3)景物烘托人物3、特别提醒——烘托实际上是一种侧面描写。四、对比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