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湖北省五市州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卷本试卷,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红楼梦》是一部封建家族的衰亡史,属于家族题材的小说。家族题材小说一般认为是小题材,不属于反映社会历史、政治风云的重大题材。但家族小说虽是小题材,却能够以小见大,以少胜多,能触及到社会生活的最基本、最本真层面,最能揭示生活的本质,最能反映人类的本性。《红楼梦》就是运用这样一个小题材,主要通过十分琐碎的家庭日常生活的矛盾和纠葛,非常客观、细致、逼真,而又十分艺术地揭示了这个家族内部的腐烂衰败过程。它从生活本身出发,揭示了这个家族以及那个时代灭亡的必然规律,从而发掘出了社会生活的底蕴。因此,《红楼梦》固守生活本体,关注生活本身,揭示生活本质,从而具有本体象征意义。当然,就揭示生活本质讲,《红楼梦》反映现实又并非毫无选择的自然主义描写,而是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真实更典型。也就是说,《红楼梦》并不是如实照录生活只表现生活的表象,而是通过对生活素材进行提炼加工揭示生活本质。这个本质,就是通过对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故事情节的现实主义描写,进而揭示贾府必然衰亡的历史趋势。以“伟大的现实性”,即最普通最宏大的现实生活本身,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意蕴,从而更加典型深刻地揭示了生活本质,从而达到本体象征的高度。无论是其“百科全书式叙事”中庞大的专业知识体系,还是其“人生文本”中完整的个人生命历程,都具有宏大叙事的相关特征,前者侧重共时性的广阔与庞杂,后者突出历时性的纵深与连贯。“宏大叙事”这一起源于语言学的概念早已超越学科的界限,成为历史学、人类学、哲学反思与探索的重要指南。《红楼梦》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兴亡史,更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人完整的“人生文本”,并有着广阔的社会背景、宏大叙事与史诗性质。《红楼梦》以一个平实的客观世界来与世界整体对应,其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都达到了高度的真实性。一切深刻的思想意蕴都发自于最普通、最宏大的现实生活本身,既有共时的广阔与庞杂,又有历时的纵深与连贯,并以现实社会本身的质直形态与生活潜流使作品达到高度的哲理意蕴和抽象兴趣。因此,《红楼梦》是具有本体象征、宏大叙事与史诗性质的百科全书式叙事文本。(摘编自扬海波《<红楼梦>的生命主题与百科全书式叙事》)材料二: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可以有两种基本的理解。不仅是长篇小说,有时候也可以说一部短篇小说是百科全书式的写法,这说的是写法;另外一种理解,是这部小说里有很多知识,这说的是内容。一部小说可以同时包含这两种意思。前一种是从作品的形式上讲,说一部小说是百科全书式的写法,指的是作家在构思这篇小说时,让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观念相互对话,以此展开情节。小说就像织布机,不同要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织锦式的文本。哪怕它只是一个短篇小说,我们也可以说,这是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另外一种就是从作品的内容上讲,里面包含很多知识,涉及社会形态、文化状况的方方面面。我们说《红楼梦》是百科全书式的小说,是因为它描述了清代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当然主要是富人的生活,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男男女女的各种心理活动。我们现在翻开《红楼梦》,就可以比较形象地看到当时的社会状况,了解当时人物的日常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写百科全书式小说的作家,当然也应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小说中的人物处于他的世界中,作家必须知道这个世界是怎样运转的,因为所有东西都会对这个人物的思想行为有影响。特别要注意的是,作家应该对作用于作品中人物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小说里,一位农夫没有必要熟读四书五经,却理应在某个情节中展示他挥锄翻土的用力技巧,这才是一位真实的农夫。相反,如果作品中的主人公在谈论某种他本该知道的知识时,一开口却犯了很多错误,闹出很多笑话,这个人物的形象就没有立起来——除非作家本来就想写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我们可以看到,当代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写作觉得很困难,在大众传媒发达之前,人物的生活环境其实相对比较单纯,没有那么多知识、信息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以前的小说,像沈从文的《边城》,主人公翠翠会唱几首歌,对河流什么时候涨水非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