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教案.docx
上传人:是你****松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5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孙权劝学 教案.docx

孙权劝学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孙权劝学教案孙权劝学教案(精选15篇)孙权劝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三)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重点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设想教法设计1、自读质疑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或提出来共同解决。2、编课本剧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编成课本剧,一来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有益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3、合作探究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答。媒体投影片教时1课时孙权劝学教案篇2一、导课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二、简介作者作品。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3、简介文中的三个人物(多媒体)"!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鲁肃:学识渊博,孙权的谋士。三、朗读课文1、听范读课文,注意注音和句读。2、读准字音卿岂邪孰遂(课件出示)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学生范读。四、反复朗读,看书下注释,翻译,了解全文大意1、结合课文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勾划出有困难的地方。2、提出翻译课文时遇到的困难,大家共同解决。五、概括课文情节,初步感知内容(显示问题,允许讨论)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辞学--就学)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大惊--结友)2、对照板书小结,归纳中心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六、研讨课文:1、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与《伤仲永》有何不同?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伤仲永》则是叙议结合2、指导朗读(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进行分析。(2)找出吕蒙的前后态度变化,说说他是怎样的人。(3)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准说话时的语气语调。(4)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5)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请说明。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3、扩展训练1、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2、学习,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了《孙权劝学》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一个人即使基础再差,只要努力学习一定能够学有所成。3、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修身莫如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立品定须成白壁,读书何止到青云鸟要高飞先振翅,人要成才早读书。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②书到用时方恨少。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⑤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⑨知识就是力量。⑩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1)“卿今当涂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