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小练笔工农学校聂青《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直接手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通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经常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而没有良好的阅读基础,单靠作文课并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所以说到根本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从阅读教学入手。而随文练笔正是阅读和写作的中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我们可以捕捉课文中的训练点,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引导激励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或仿写迁移,或补白拓展,以片段的形式,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谈谈我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小练笔的几种形式:一、抓住空白,补一补补白原是中国画布局中的艺术之笔。好的文学作品,一般都会给读者留有想象的余地,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空白处,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或联想,鼓励学生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阅读中学习到的写作技法,生动、形象地描绘所写对象。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文第五自然段在描写桂花时是这样写的“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发现在这里还有空白可补,于是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他们对这段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片段描写。要求如下:①把摇桂花的情景写具体;②重点描写桂花飘落的情景;③想象并刻画母亲和孩子们的神情、动作。有位同学在片段中这样写道:我们紧紧抱住健壮的树干,拼命地摇啊摇。桂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远远地看去,就像一只只黄色的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小女孩们随着飘落的桂花,在大树底下蹦来蹦去,她们的笑脸像美丽的花朵灿烂地绽放着;而男孩子们,则把空中飘荡的桂花当作一只只四处飞舞的蝴蝶来追逐,追得满头大汗,比以前更有活力了。此情此景,使我不由得想起了“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留有想象的空白,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来进行这样形式小、活、巧的片段练习。它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唤醒了他们的创造潜能,长此以往,必然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二、欣赏古诗词,改一改吕叔湘先生说:“改写,各种方式的改写,各种范围的改写,实在是作文最好的准备。”我们的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有古诗或词,这些古诗词的内容浅显易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古诗词的内容,想象诗词中所描绘的场景,透过字里行间品味作者的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把这些古诗词改写成别有情趣的现代文。比如,五年级上册的古诗《秋思》,看似平淡的一首小诗,却包含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学了这首诗以后,学生被诗人所描写的“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浓郁思乡情所感染,被诗人所刻画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描写所感动,在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的瞬间,我让学生把这首诗改写成记叙文,并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①要把握原诗内容;②要借助想象,把原诗所描绘的“开封”场景和所要表达的感情具体写出来。有个同学写下了这样的片断:唉,想写的实在太多了,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啊!拂晓,我将匆匆写好的信交给了邮差,并对他千叮万嘱,总算放心了。邮差要走了,我突然又想到了什么,赶紧对他说:“请等等,我还有话要讲。”邮差不情愿地掏出信,我急忙打开信,好像又不知道要补充些什么,只好又将信封好,双手递给邮差,并说了声“谢谢你!”邮差走了,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我苦涩的笑了……学生轻轻几笔将《秋思》中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跃然张上。《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诗词中的名篇佳作,是中华民族不朽的国粹,对学生丰富语言,提高作文水平大有益处。让学生结合学习情境,借助古诗词的语言美、形式美和韵律美,展开合理想象改写、创编古诗词,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形式。三、借鉴精彩处,迁移创新我们的语文教材课文文质兼美,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如果我们能合理地对其进行迁移利用,准确地讲解,并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强化片段教学,将更好地有助于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读写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吸收,又在写中练习运用,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法的领悟。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