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跟踪训练](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反映了()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其民主化进程解析:法国从大革命开始到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共和制度,“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正说明了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答案:C2.1877年3月,《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1875年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其中的“宪法”是()A.《德意志帝国宪法》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解析:材料反映了法国共和制度确立的艰难。注意时间“1877年3月”,这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答案:C3.下列对法国第三共和国总统认识正确的是()①总统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②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③任期虽然确定,但可以连选连任④总统直接任命内阁,内阁只对总统负责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故①不正确;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故④不正确。答案:B4.“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此条文最有可能出自()A.《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解析:从“共和国总统”一句排除A、D两项。美国总统由选民选出,排除B项。答案:C5.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德意志统一的目的。俾斯麦是德意志统一的主要推动者,结束了德国长期分裂的政治局面,客观上起到了“革命”的作用。故选B项。答案:B6.英国人SirJohnTenniel所画1890年“辞退俾斯麦”的历史漫画非常有名。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A.帝国皇帝B.内阁成员C.帝国议会D.联邦议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帝国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经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答案:A7.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帝国国会由直接选举产生B.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C.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立法权D.德意志皇帝决定对外政策解析:德意志虽然是君主立宪政体,但加强了皇权,包括立法权,皇帝主宰了议会,体现出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答案:B8.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A.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B.防止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C.消灭了封建残余势力D.维护了劳动人民的利益解析:代议制在西方(英、法、美、德等国)政治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A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为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旧势力再次煽动民族情绪,挑起对外战争,结果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