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理解作用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确切含义。2.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3.能分清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教学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确切含义;教学难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教学方法:实验法(演示实验,师生互动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法,类比法,练习等教学仪器:粗绳一根;演示用大弹簧秤、小弹簧秤各一个;带发条的小车,薄木板各一个,四个相同的短玻璃管;带有条形磁铁的小车两个;分组实验用的弹簧秤若干个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力是什么?下面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动作。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那么请大家比赛拍巴掌,看谁拍得最响,然后请拍得最响的同学谈感受,两个巴掌都拍疼了,变红了,这说明什么?(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拍巴掌后会疼,巴掌都变红了,说明两手间存在作用力,并且是相互的)板书:牛顿第三定律师:(以幽默、夸张的语言)再举两例。1.有些同学闲着无事,用头撞墙上的玻璃,问会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生:玻璃碎了,同时头也淌血了,说明了:头给墙一个力的同时,它反过来也给头一个力。2.同学们坐在凳子上,两脚悬空,然后用手推桌子,那么感觉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要求学生亲身体验)。生:桌子反过来同时推自己,解释时要明确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然后阅读书上第一段内容,并自己举例子,得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义。(板书):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人为的把其中一个力叫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反作用力。师:下面看一看作用力、反作用力之间有哪些基本的特点。(演示实验1):把薄的轻木板放在并排的玻璃管上,然后把玩具小车上紧发条,并轻轻按在木板上,问:手一松,当手离开小车时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师生):车在向前运动的同时,木板向后运动,并且同时停止,经过认真分析后得出,车之所以向前运动是木板给它一个向前的力,同时车给木板一个向后的力,这两个力的性质一样,都是摩擦力。(演示实验2):用手让带有条形磁铁的小车靠近(同名磁极相对),放在光滑木板上,然后手一放,发生什么现象?如何解释?(师生)分析: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相同,是一对磁场力板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性质相同,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变化)师:下面请一个同学(身高应矮一点)上来,与老师进行拔河比赛。(师生互动实验):老师和一个小个子同学各拉绳子一端,进行拔河比赛,结果发现老师胜了,学生输了。师:对刚才的实验,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拉力大小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并请成绩好、中、差三位学生回答(十有八九学生说老师的拉力大)。师:(大声说)同学们的回答是错误的,那么如何求证这两个力的大小呢?板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师:启发学生研究的方法,(经过共同讨论后)方案如下:把两个弹簧秤勾在一起,模仿拔河比赛,其中一个弹簧秤相当于老师,另一个相当于学生,并分两种情况进行。1.两弹簧秤勾在一起拉,处于静止不动时(模仿拔河比赛,双方处于僵持状态);2.两弹簧秤勾在一起拉,并向一方运动(相当于比赛绳子被拉向一方时的状态);(学生分组实验):做5分钟时间,教师巡回指导,并要求学生对秤先校零,让学生自己得出在各种状况下,两拉力大小的关系。(演示实验3):老师亲自用大弹簧秤和小弹簧秤模仿拔河比赛,正确做好示范动作,并画图进行解释,注意两力的方向,得出自己的结论。板书: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公式:F=-F′(继续对师生互动实验进行挖掘)问:既然两个力大小相等,那么拔河比赛时,为何还存在胜负之分?师:经过启发后,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讲解,并和学生讨论如何做才能获胜。问:还有的同学想,既然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加起来合力为零,则无论什么时候不存在胜负之分?师:这实际上把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混淆了,它们是有区别的:前者两个力不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谈不上抵消,不能求合力。下面通过例题进行研究:例题:物体用线吊在天花板上,分析物体受几个力?并指出每一个力的反作用力、以及平衡力?要求学生上黑板做,画出示意图,然后订正错误,并分析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板书:一对平衡力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不同的两个物体上两力性质不一定相同性质一定相同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两个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能求合力,且为0不能相互抵消,不能求合力师:进一步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印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很像电视、电影上放的“难兄难弟”的关系:有福同当,有难同享,同生共死……总结: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生产上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汽车向前运动、喷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