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讲义:第二章(2).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讲义:第二章(2).doc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讲义:第二章(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资格网络培训视频免费试听:HYPERLINK"http://edu.21cn.com/kcnet1250/"http://edu.21cn.com/kcnet2580/第二节学校文化一、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一种社会组织,学校活动是整个社会在文化活动中最具有效力的一种文化活动,学校的文化功能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所不可比拟的。(一)学校文化的含义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二)学校文化的构成1、从学校文化的形成看,学校文化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有意安排的文化,即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社会化过程,学校和教师必须对进入学校领域的各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精心取舍、组织,建立适宜的文化环境,这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自觉性)二是年轻一代的文化,主要是来自学生团体中的各种习惯、风俗、民约、传统、时尚、规范、语汇、价值观念等,这种文化就其本源而言是成人文化的一种反映,但其内容与成人有别,是区别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自发性)2、从学校文化形式上看,可以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类。第一、学校精神文化包括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态。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他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是形成学校文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教师的知识背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师生关系处理等。第二、学校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比如学校所处的物质环境,如校园面积、校园布局、学校建筑、教学设备、图书馆等等,都会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第三、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是学校组织对组织内部各类成员的一种行为规范规定,不同的出发点,会有不同的规定,从而形成不同的制度文化。比如西方国家的中小学在行为规定上比较强调放纵,认为自由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东方国家中小学则比较强调管束,认为严格的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学校传统是一所学校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影响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定势。学校传统的形成受学生文化的影响较大,一般不是通过强制性的要求实现的。学校仪式是学校的某种固定化的活动程序和形式。表现在学业方面有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表现在体育运动方面有运动会、体育比赛的各种仪式;其他还有升旗仪式、周会、校训、校歌等。学校仪式一般是在学校的要求下产生,受教师文化的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学校规章是学校中的一种制度化了的行为规范。如学生守则、教学规范、学校工作常规等。学校规章的制定者一般是办学者或教师,代表他们的意愿和办学理念。规范的对象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学校的教职员工。二、学校文化的影响(价值)学校制度文化对学校中每一个成员,包括学生和教师、管理人员都会有一定的规范和制约作用。独特的学校制度会对学生人格的养成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学校物质文化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以及创造性、主体性的养成等,都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