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减少高三历史复习课中"高耗低效"现象的思考.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对减少高三历史复习课中"高耗低效"现象的思考.doc

对减少高三历史复习课中"高耗低效"现象的思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对减少高三历史复习课中"高耗低效"现象的思考2011-06-24曹卫东兼评朝阳区东方德才学校张泓老师《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高中历史教研员曹卫东“有效教学”是在目前高三复习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有效”的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它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有效”具体来说还包含高效还是低效。在现实的教学一线中,我们看到了高三历史复习课中存在着一些效益偏低的问题。我们看到高三历史教师的疲惫,感受到了他们承受的高负荷的压力。但在冷静的反思我们自身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存在着大量的“高耗低效”的现象,这是迫使我们不得不对我们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面对着“高耗低效”,我们应该从最简单的地方入手重新认识“有效”。从百度对“效”基本字义的解释中①摹仿:效法、仿效②功用,成果:效果、成效、功效、效益、效率③尽、致:效力。可见在“效”字的基本含义中我们可以引申理解为包含着高三历史复习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形态);高三历史复习课中对教学材料的运用的态度;高三历史复习课的教学目标等诸多问题。一、对高三历史复习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形态)的反思现象一:高三历史教师给学生10分钟时间看书,而后教师争求学生意见,是否有看不懂的地方,所用时间又为10分钟。这种做法似乎是非常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非常的尊重学生的自然属性,但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甚至于字的读音成为教师的“卖点”。教师确实做了较为充实的准备,不仅准备了历史学科知识,同时还涉猎了地理、政治、语文等相关学科,但学生问题的分散与浅层次,及教室内的谈论声与自由欢快的气氛,构成一节“低效”高三历史复习课,是比较典型的“高耗低效”课。现象二:高三历史教师给学生10分钟做十几道选择题,而后学生对照答案,进行分组讨论,教师游走于课堂,争求学生意见。教师认为通过巡视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来收集真实性信息,可以直接掌握试题差错的分布情况。而后由学生集体讨论对试题的意见,如果对试题及答案无质疑的话,则该题通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对问题的分析、归纳的过程,缺乏在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制定恰当的矫正、回授的措施。本课基本上也是一节“低效”高三历史复习课。在听课过程中发现的这两种现象,引发了我们对高三历史复习课的基本教学模式的反思。在“效”基本字义第一种的解释中摹仿(效法、仿效),到底其中的主语与宾语是谁?在对“有效教学”的基本解释中提到:有效教学其内涵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在这里,深度挖掘中就存在着“谁”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尤其要注意的是首先得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这才是达到有效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见百度百科对有效教学的解释)倾听与感受,应该是学生历史课堂学习中的重要一环,但在高三紧张的复习进程中,竟然出现了一堂课下来,听不到历史教师的“主旋律”的现象。甚至有的学校对高三历史复习课中教师教学时间做出了如下的规定:“开课讲述8分钟,临下课讲述8分钟,中间由学生练习”。这是一种完全无视历史学科特点、无视高三历史复习课时间紧、任务重的状况,强行干扰正常教学的现象。我们常说备考就是要立足“考情”“学情”,面向考情定方向,针对学情定策略。在这两个“定”中的主语是谁?我们说要实现以“学情”达到“考情”的要求,在二者之间的关键推动者是教师。所以在“有效教学”中对高三历史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历史教师首先要正确理会把握教育教学思想、要研究把握《考试大纲》的精神、明确高考考查的目标﹑内容和能力要求,把握好复习的深度和广度、要进行有效的课前准备、要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实施和实现有效的教学评价。这些所有的“有效”中,都明确的告诉我们教师的“有效”,才能引导学生的“摹仿”。朝阳区十七中学苏学会老师讲述“亚洲民主革命先驱”一课时,开课之际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课涉及的考点为“甘地、凯末尔”。从考点表述上仅5个字,而后教师展示相关课标要求: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了解在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主要活动,评价其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在教师的有意引领下,学生开始“效仿”。学生自行将课标要求明确化,通过对行为动词的区分,知道了哪些为罗列历史事件、了解历史现象,哪些是着重的分析理解。对内容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具体的了解,学生在对知识掌握、运用上有明确的方向和定位。朝阳区东方德才学校张泓老师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节中选编的两段材料材料一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正式诞生,被称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