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计算器样地引点定位程序设计AA.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常用计算器样地引点定位程序设计AA.doc

常用计算器样地引点定位程序设计AA.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常用计算器样地引点定位程序设计梁林峰摘要利用常见的几种计算器编制了样地引点定位计算程序,为提高调查精度和工作效率提供了技术保证。关键词样地引点定位程序设计样地引点定位是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引点定位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样地引点定位可采用罗盘仪直线测量定位,也可以用罗盘仪折线连测定位,对于有房屋、围墙等障碍物或有灌丛密林遮挡的地段,采用后一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折线连测定位也分为图解法和坐标增量计算法两种方法,前法虽然直观但精度不高,在计算器广泛使用的今天,一般采用后一种方法,但在实际调查工作中,对于计算器编程原理不熟悉的人而言,该法的使用仍然受到很大限制。鉴于此,笔者结合我省今年的连清复查工作,利用基层单位调查人员经常使用的计算器,编制了这一程序,并应用于实际工作,有效提高了工效。1计算原理按照测量学原理,以Y轴为横坐标、X轴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并运用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相互转换及坐标平移原理进行计算。1.1引线的直角坐标总量Xz=AcosC;Yz=AsinC式中A为引线距离,C为引线磁方位角1.2各测站点纵横坐标增量∆Xi=Di·(cosβi)m·cosαi;∆Yi=Di·(cosβi)m·sinαi式中Di为视距(或量距),βi为倾斜角,αi为磁方位角,m为量距方式系数(绳距m=1;视距m=2)。1.3计算纵横坐标余量Xy=Xz-∑∆Xi;Yy=Yz-∑∆Yi1.4还应测的水平距离P=1.5还应测的磁方位角T=sin-1(Yy/P)2计算程序2.1程序1(EL—5100计算器)1;f(AB)=ARECBSTOCJSTOD◣2;f(GHJF)=G(cosH)YXJSTOGRECFSTOEJSTOI(CE)STOC(DI)STODCPOLD,J,JDMS◣2.2程序2(fx—4000P计算器)Mcl:“A”:?A:“B”:?B:Rec(A,B)X:JY:Lbl1:“G”:?G:“H”:?H:“J”:?J:“F”:?F:G(cosH)xYJG:Rec(G,F)K:JL:XKX:YLY:Pol(X,Y)◢J<0360+JJ:J◢Goto12.3程序3(fx—4500P计算器)F1YDDWL1Mcl:X=Rec(A,B):Y=WL2Lbl1:GHJF:G=G(cosH)xYJL3Rec(G,F):X=XV:Y=YW:Pol(X,Y)L4V:“P=”◢W0W=360+W△L5W:“T=”◢Goto13使用说明3.1变量说明输入变量:A——引线水平距离;B——引线磁方位角;G——各测站点实测斜距;H——各测站点实测倾斜角;J——测量方式系数(绳距J=1;视距J=2);F——各测站点实测磁方位角。输出变量:P——还应测的水平距离;T——还应测的磁方位角。3.2当输入的磁方位角包含盘仪改正值(即罗差)时,输出的应测磁方位角也包含罗盘仪改正值。所以在计算时要特别注意将输入的引线磁方位角、各测站点实测磁方位角以及输出的还应测磁方位角统一包含或去掉罗盘仪改正值,以免出错。3.3原始数据的输入均采用人机对话方式输入,只要按计算器提示顺次输入即可。为便于使用,三个程序的提示符设置相同,但由于计算器的机理限制,只有程序3有输出提示符P、T,而程序1、2没有,但输出顺序相同。程序1输出的第三个值为T值的60进制值。3.4角度输入值要求为十进制,如罗盘仪估读到分,须按DEG键或。,,,键进行转换,角度输出值也为十进制,通过按SHIFT和。,,,键可转化为60进制。3.5当输入第一测站点的G、H、J、F值后,就会输出还应测的水平距离和磁方位角,接着就可以输入第二测站点的测量值,依此类推,直至完成连测定位计算。如在计算过程中关机,重新开机后可以将上一测站点的输出值作为A、B值输入,而不必从原始数据算起,以节省时间。3.6程序2,3可以将输出的应测磁方位角直接换算为0~360之间的值,而利用程序1计算时,输出的应测磁方位角有时会出现负值,此时应将此值人为加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