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护理操作耳穴压豆定义耳穴压豆适应症1.耳与经络的联系耳穴压豆耳廓的解剖耳廓解剖名称耳穴分布规律:倒置胎儿形(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耳部分区[部位]在耳轮脚处[主治]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咯血、出血性疾病。[部位]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1区、2区交界处。[主治]风证(皮肤病、外感、眩晕等。)4、三角窝穴位5、耳屏穴位6、对耳屏穴位4区8穴7、耳甲穴位肾Kidney肝Liver脾Spleen心Heart肺Lung内分泌Endocrine三焦8、耳垂部穴位面颊Cheek9、耳背穴位耳背选穴原则1.按相应部位选穴:根据人体患病部位,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取穴的方法胃痛——取“胃”穴目病——取“眼”穴肩痹——取“肩关节”胆蘘炎——取“胰胆”2.按中医辨证选穴脱发——取“肾”穴,肾,其华在发皮肤病——取“肺”因为藏象学说认为“肺主皮毛”3.按经络辩证选穴坐骨神经痛——取“膀胱”或“胰胆”穴牙痛——取“大肠”穴4.按现代医学伦理选穴炎性疾病——取“肾上腺”穴,肾上腺所分泌的激素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的作用月经不调——取“内分泌”穴5.按临床经验选穴如“神门”穴有较明显的止痛镇静作用,“耳尖”穴对外感发热血压偏高有较好的退热降压效果。6.按脏腑辨证取穴:如肝藏血,主筋,开窍于目,肝脉上头顶,肝气横逆犯胃故肝病、血液病,痉挛抽搐、眼病、头顶痛、心烦喜怒、胃痛连胁均可取肝穴。临床上耳穴的常见取穴贴耳穴具有调节神经平衡、镇静止痛、脱敏止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肾的作用耳穴诊断亚健康的应用探穴法耳穴贴压疗法的操作规则:耳穴贴压疗法的操作规则告知注意事项禁忌症:耳部有炎症、冻伤者禁用。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有习惯流产史的孕妇慎用。护理注意事项:1、探穴时用力要均匀、轻重一致。2、注意防水,防胶布潮湿、脱落。3、夏天出汗较多,贴压时间以3天为宜,每天按压3-5次,每次1-2分钟,进行垂直按压,按压力度以病人感到酸麻胀或者发热感为宜4、有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替5、耳部皮肤有炎症、冻伤者禁用。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有习惯流产史的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