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新版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新版多篇).docx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新版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新版多篇)【前言】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新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年级语文下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7个;积累10个词语,描写5个汉字。2、熟读课文,理解词句;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第四、五节,并能背诵。4、初步感受“奉献”比“获取”愉快的道理。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东西是快乐的。教学重点:能正确抄写一句句子。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东西是快乐的。教学难点: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东西是快乐的。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1、同学们,你们认识高尔基吗?板书:高尔基学习“基”(书空)2、(介绍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注意:教师可选择部分内容,向学生进行介绍)3、出示句子: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4、补全课题齐读5、学生质疑(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事情?(3)为什么要写这封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1)自学文中的生字。注意“晃、霞、妻”的读音,“晃”要读准后鼻音。指导“妻”的书写(上半部分的竖下面不出头。多横分长短,间距求均匀。)(2)思考: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事情?(3)学生交流。2、分别出示栽花、赏花图。(1)找出文中与这两幅图相对应的小节。(2)同桌互读、指名两人读。过渡:高尔基的儿子是怎样栽花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栽花”部分。(1)读2、3小节,用直线划出高尔基的儿子是怎样栽花的句子。(2)出示: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①自由读读句子,从中你体会出了些什么?(对父亲的关爱)②你能抓住重点词语读出儿子关爱父亲的语气吗?(自由读,指名读)(3)引读2、3两节过渡:儿子再一次远离亲爱的父亲,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苏联。而那个他花了很多心血的院子,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4、5小节。2、学习“赏花”部分(1)轻声读4、5小节,找找有关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2)媒体出示: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小蜜蜂。①学习“姹紫嫣红”。读准“嫣”,理解字意。②自由读句、指名读句、抽号读句(3)就让这幅优美的画面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吧!再读4、5两节。3、学习6-8节出示: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1)读句质疑:为什么说“给”永远比“拿”愉快。.。.。.。.(2)出示填空:爸爸说的“给”意思是____,“拿”的意思是___,所以当我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我的生活会感到愉快。(3)小组讨论。(4)集体交流:是啊,他会为父亲的快乐而快乐,这就是高尔基信种所说的――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啊!“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就是要为他人着想,多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四、总结全文,说话训练1.什么情况下你感到很愉快?联系生活中发生的事说一说。如:同学学习用品忘记带了,你毫不犹豫地借给他;在学校运动会上,你在跳绳比赛中得了年级第一……2、读读词语。3、完成课后练习。4、听记: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小蜜蜂。五、拓展想象,完成作业1、提供网站(高尔基的其他作品):xxx2、练一练A层:读一读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B层:复述《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C层: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故事,与伙伴交流。3、小结: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奉献”比“获取”愉快,这就是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深深地体会到“奉献”比“获取”所得到的快乐更多。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成为一个乐于奉献的人。板书设计: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鲜花高尔基→儿子写信“给”永远比“拿”愉快教学反思:本文的教学主线是帮助学生理解“给予”,因而课文的导入直接就将这个思考带给了学生。在初读了课文之后,我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与他们一块儿解读“给予”,通过细致地学习,学生们知道了“给予”是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