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46】【147】【148】.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46】【147】【148】.pdf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46】【147】【148】.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4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方十二。桂枝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陈修园:再由此而推言乎诸结:伤寒六日已过,至于七日,又值太阳主气之期。发热,病在太阳之标气;微恶寒,病在太阳之本气。病气不能从胸而入,结于经脉之支,骨节之交,故肢节疼痛,经气郁而欲疏,故微呕;不结于经脉之正络,而结于支络,故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以其寒热犹在也,以柴胡桂枝汤主之。取其解外,又达太阳之气,而解支节之结。此一节,言太阳之气化而结于经脉之别支也。黄元御:太阳病,发热恶寒,骨节疼痛,此发热恶寒,肢节烦痛者,以太阳之外证未去,而相火旺干半表,故恶寒不甚,甲木侵克戊土,土主四肢,故痛在四肢。《素问·太阴阳明论》:四肢皆秉气于胃,胃与四肢气脉流通,则疼痛不作,胃病而气不四达,四肢经络,壅滞不行,是以痛生。节者,四肢之溪谷,经气郁遏,溪谷填塞,故痛在骨节。相火郁发,是以烦生也。少阳经自胃口旁下胁肋,故心下支结。(支结者,旁支偏结也)。经病多而腑病少,故微呕不甚。此皆少阳之病,而微见恶寒,则大阳之外证未去也,宜柴胡合桂枝,双解太少之经邪也。小柴胡加减:外有微热者,加桂枝,此微恶寒,即外有微热之互文。少阳以相火化气,寒往则纯是发热,若但热无寒,则发热更剧,无发热而兼恶寒者。微有恶寒,或外热轻微,便是太阳外证未去,故与桂枝汤合用。伤寒而不用麻黄者,以其恶寒之微也。刘世祯:自此以下二条,皆演太阳少阳并病之例。明证由体变.而病机各异浅深;示法随证转,而制方当权轻重。教学者触类旁通,反复以求一贯之旨。曰伤寒六七日者,见病PoweredbyTC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