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选题(二)录入日期:2006年03月16日czq一、文艺理论1、文学语言审美论(某作品语言的抒情、含蓄、象征、反讽等方面的专题)2、戏剧冲突(包括喜剧、悲剧、正剧)3、小说创造理论(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专题)4、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5、中国诗歌的意境分析(可对具体作品而言)6、作品分析7、某作家或作品的语言风格研究8、西方现代文论在某作品中的运用及分析(包括:精神分析批评、英美新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批评、接受美学批评等批评方法的运用)9.试评方方的小说10.试评池莉的小说11.试评先锋派的文学12.当代文学与现实主义13.论新时期文学的现实主义14.浅谈抒情文学的意境15.通俗文学漫谈16.试论情感在文学中的作用17.儒道文学观之比较18.从”诗言志”到”诗缘情而绮靡”的逻辑发展19.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论概述20.知音的审美赏评方法21.试论韩愈的文体革新理论22.白居易诗论与司空图诗论比较23.明代”真诗在民间”的提出及其影响24.中国古代风格论概述25.说”意境”26.也谈无言之美-------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说开去27.试谈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28.现实主义新论29.现代主义新论30.优美的实质与特征31.崇高的实质与特征32.中西方悲剧结局的心理效应33.贾宝玉性格的深层心理因素34.“意境”与”典型”的比较研究35.中西悲剧观比较36.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研究37.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38.文学批评的性质、特征论39.论审美距离40.审美共鸣的心理基础和生理基础研究41.自然主义新探42.简论形式美43.略论当代中国艺术的审美风格44.自然美的欣赏及其美育价值45.审美知觉的特点及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46.美的规律对现代生活和艺术的启示47.审美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48.简评现代文学中的隐瞒化倾向49.文艺批评的功用价值论50.中西文艺批评方法比较二、汉语1、"说文解字"与汉字规范2、古人用字现象分析(通假、古今、异体、通用字)(以某一古籍为例)3、古典文献简体转繁体的注意事项4、汉字简化的历程5、成语语义演变析(案例分析,如"水落石出")6、词语羡余现象研究7、词语考证(复音词)8、"远上寒山石径斜"之"斜"应该读什么音?("叶音"与语音演变)9、在语音规范中旧读音应如何处理?10、判断句研究综述11、以"X"为例谈实词虚化的规律(如:被、将)12、元杂剧"得"字补语研究13、近代汉语双音虚词结构分析(介词、连词)14、用典与诗词赏析15、元杂剧的修辞特色(比喻、引用、夸张、对偶)16、影视剧(历史剧)台词字幕错误分析17、新闻标题格律研究18、语文教材、教参文言文注释评析(商榷)19、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的"通假字"辨析20、方言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21.某某地方人怎样学习普通话(提示:主要从语音的声、韵、调方面揭示某某地方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并提出辩正方音的有效方法)22.试论中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提示:一般语文教学存在重写作能力轻口语能力培养的倾向,如何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采取措施改变这一状况,做过哪些尝试,效果及规律)23.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分析(提示:中学语文教学存在重文学轻语言倾向,语言分析往往孤立进行,如何综合内容及篇章进行语言分析,分析要领及原则是什么?试以具体的课文分析为例,展开具体论述)24.文学语言的规范与变异(提示: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运用往往不合一般语法,这些超出常规现象有些是积极的修辞现象(变异),有些是消极的语病(不规范),如何确立和运用区分变异和语病的标准?请搜集具体语言材料加以分析论述)25.人民日报中的语言失误分析(提示:搜集报中字、语、句等语言失误现象并进行分析,也可就其他某一较有影响的报刊搜集材料而分析(题目作相应改动)二、古代文学(一)1、唐代古文家传记文学研究2、晚唐传记文学研究3、传记理论4、唐代散文研究(二)1、李渔小说研究2、李渔戏剧研究3、李渔美学思想研究4、广告理论与创造(三)1、论《山海经》的生命意识2、论中国原始神话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派3、论中国原始神话的生殖崇拜4、论中国原始神话中的审美5、论中国原始神话中宇宙意识6、论中国原始神话对自然界秩序的认识7、论原始神话中的初期社会矛盾8、论"女娲补天"神话与《红楼梦》补天神话的承传、异同关系9、论原始神话中的男女性别关系10、论中国原始神话与中国地理的关系11、论《诗经》中的个人抒情形象12、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数学意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