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第二章(1).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4.2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区域规划-第二章(1).ppt

区域规划-第二章(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区域发展规划TheRegionalDevelopmentPlanning(RDP)主要内容第二讲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和方法(1)第一节区域资源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如果进行国际地域分工,则会发生变化。可见,由于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同样的时间,小麦和布匹生产量增加1倍。二、大卫李嘉图(英国,1817年)的比较成本(利益)说三、资源禀赋理论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关联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关联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2、产业关联的纽带二、地域生产综合体2、作用一、农业区位理论D、土地按集约化程度呈同心圆状的空间规律。图:二、工业区位理论二、工业区位理论◆原料指数原料指数=生产用原料重量/制成品重量Im=Wm/Wp①Im>1,生产中耗费的地方原料的重量Wm>制成品重量Wp布局——具有指向原料地的倾向;②Im<1,生产中耗费的地方原料的重量Wm<制成品重量Wp布局——具有指向消费区布局的倾向;③Im=1,生产中耗费的地方原料的重量Wm=制成品重量Wp布局——具自由度,这类部门以布局在交通枢纽或港口最佳劳动费在工业部门的生产中具有与运费同等的影响力。劳动费指数Im=劳动费Cm/制成品重量Wm说明劳动费指数越大,则通过节约劳动费来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性越大。劳动费指数Im=劳动费Cm/制成品价值Cp表明了劳动力在产品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劳动费对工业最优区位的影响判断:如果单位产品所增加的运费大于所节约的劳动费,则布局在运费最低区位;反之,若单位产品所增加的运费小于所节约的劳动费,则最优区位为劳动费较低点,而非运费最低点。◆聚集经济效益(韦伯)三、中心地理论A商店【p34活动】商品等级与市场服务范围(一)中心地的基本概念(一)中心地的基本概念假设一个村庄有510人,而维持一个小店生存所需的最低服务人数为50人,请问该村一般拥有几家这样相同规模的小店?为什么?(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六边形服务网格的形成六边形服务网格的形成1.在理想的均质平原上,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一般选择最接近的中心地,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正六边形分布,中心地位于正六边形的正中间。(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六边形网格的相互嵌套规律六边形网格的相互嵌套规律六边形网格的相互嵌套规律3、低级中心地和服务范围被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所包括。中心地理论的核心内容1.理论:假想模式(三)中心地理论的应用【P35活动】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