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知识详解1.ppt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0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建筑专业知识详解1.ppt

建筑专业知识详解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混凝土允许受冻而不致使其各项性能遭到损害的最低强度称为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即新浇混凝土在受冻前达到这一强度后再遭到冻结,恢复正温养护后混凝土强度继续增长,经28d标准养护后,其后期强度能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95%以上。该临界强度与水泥品种、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对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得低于其设计强度标准值的30%,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得低于其设计强度标准值的40%,CI0及CI0以下的混凝土不得低于5MPa(7)混凝土质量的检查混凝土质量的检查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养护后的质量检查。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即在制备和浇筑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配合比、坍落度、搅拌时间等的检查。混凝土养护后的质量检查,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强度、表面外观质量和结构构件的轴线、标高、截面尺寸和垂直度的偏差检查,如设计上有特殊要求时,还需对其抗冻性、抗渗性等进行检查。(8)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1)表面抹浆修补:对于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麻面、露筋、露石的混凝土表面,主要是保护钢筋和混凝土不受侵蚀,可用1:2~1:2.5的水泥砂浆抹面修整。在抹砂浆前,用钢丝刷或加压力的水清洗润湿,抹浆初凝后要加强养护工作。对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无影响的细小裂缝,可将裂缝处加以冲洗,用水泥浆抹补。如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裂缝方向凿成深为15~20mm、宽为100~200mm的v形凹槽,扫净并洒水湿润后,先刷水泥净浆一层,然后用1:2~1:2.5的水泥砂浆分2~3层涂抹,总厚度控制在10~20mm之间,并压实抹光。2)细石混凝土填补:当蜂窝比较严重或露筋较深时,应除掉附近不密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粒,用清水洗刷干净并充分润湿后,再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对孔洞可将孔洞处疏松的混凝土和突出的石子剔凿掉,孔洞顶部要凿成斜面,然后用水刷洗干净、湿润72h后,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三、预应力混凝士工程(2)先张法施工工艺先张法施工工艺主要有三个阶段:张拉预应力筋→混凝土的浇筑、养护→预应力筋放张。1)预应力筋的张拉:预应力筋张拉前应先作好台面的隔离层,然后按设计要求铺设预应力筋。预应力筋可采用单根张拉或整体张拉,张拉时,张拉机械应与预应力筋在同一直线上,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若需超张拉时应控制最大张拉控制应力。张拉完成后,预应力筋对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也不得大于构件截面最短边长的4%。2)混凝土的浇筑、养护:为减少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应严格按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制备,保证振捣密实,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黏结力。若采用蒸汽养护,应有防止由于温差引起预应力损失的措施。3)预应力筋放张: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应达到设计规定的放张强度,若设计无规定,则不得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预应力筋的放张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以下标准:对承受轴心预压力的构件,所有预应力筋应同时放张;对承受偏心预压力的构件,应先同时放张预压应力较小区域的预应力筋,再同时放张预压应力较大区域的预应力筋;当不能按上述规定放张时,应分阶段、对称、相互交错地放张。以防止在放张过程中构件发生翘曲、裂纹及预应力筋断裂等情况。预应力筋的放张工作,应缓慢进行防止冲击。常用的放张方法有千斤顶放张、砂箱放张、楔块放张、预热熔割、钢丝钳切割等。(二)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后张法是在制作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时,在预应力筋设计部位预先留设孔道,浇筑混凝土并养护达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将预应力筋穿人孔道中并进行张拉,然后用锚具将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端部,最后进行孔道灌浆。预应力筋承受的张拉力通过锚具传递给混凝土构件,使受拉区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2)后张法施工工艺后张法施工工艺主要有预留孔道(混凝土构件制作)→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孔道灌浆三个阶段。1)预留孔道:也是混凝土构件制作阶段。预应力筋孔道形状有直线、曲线和折线三种类型,孔道留设的施工方法有钢管抽芯法、胶管抽芯法和预埋管(金属波纹管)等,应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出现位移和变形,定位牢固。孔道的数量、规格、形状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规定设置灌浆孔、排气孔和泌水孔。对钢管抽芯法和胶管抽芯法还应掌握正确的抽管时间、抽管顺序和抽管方法。2)预应力筋张拉:预应力筋张拉前应将预应力筋穿入孔道(即穿束),施工时应掌握穿束时机与方法,可采用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的先穿束法和浇筑混凝土再穿束的后穿束法两种。预应力筋张拉时,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预应力筋张拉时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若需超张拉应控制最大张拉控制应力。其张拉方式有一端张拉、两端张拉、分批张拉、分段张拉、分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