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多篇】【导读】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文言文阅读。(17分篇一(一)伤仲永(10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解释下列字词。(4分)(1)邑人:(2)利其然:(3)扳:(4)环谒:2、给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注音。(2分)(1)不能称()前时之闻(2)泯()然众人矣3、翻译下列句子。(2分)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歧路亡羊(7分)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26、补出省略成分。(2分)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27、翻译。(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28、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作文(50分篇二题目:对我影响最大的人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字数不得少于500字。积累与运用(17分篇三1、根据课文填空或默写。(14分)(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体现了新陈代谢规律的两句诗是:,。(2)学无常师,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孔子关于这方面的名言是:,。(3)小玉学习优秀,组织能力强,但她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罗老师引述《论语》中的两句话“,。”帮她解开了思想疙瘩。(4)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在身处困境的时候也不会感到孤单。请你用唐代诗人王勃的两句诗来形容这一点:“,。”(5)《观沦海》中写出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诗句是:,。(6)《木兰诗》中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概括表现将士们戎马生涯的句子是:,。(7)杜甫在《望岳》中通过想象抒发豪情的诗句是:,。(二)、口语交际:根据语境回答问题(3分)小明想到邮局去寄一封信,可是走到岔路口,他不记得该往哪边走。这时正好遇见一位60多岁的老年人,于是他走上前去,问道:“。”现代文阅读。(24分篇四(一)风筝(节选)(14分)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13.选文写出了的经过。(2分)14.根据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恍然大悟?(2分)答:15.选文中画线句子是描写和描写。(2分)16.找出选文中描写“我”的动作的语句,写在下面。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17.请给选文拟定一个小标题(2分)18.作者为什么念念不忘这件事?他想表达一种什么感情呢?(3分)(二)永恒的骄傲(10分)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10、怎样理解标题“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