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特厚煤层>6.0m按煤层倾角分类(fēnlèi):近水平煤层<8缓斜煤层8~25倾斜煤层25~45急斜煤层>45煤层倾角变化在0~90之间,倾角越大,开采难度越大。按煤层稳定性分类(fēnlèi):可分为稳定、较稳定、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煤层四类。4、煤层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走向:就是同一层面上等高两点的连线,走向线延伸的方向即为岩层的走向。倾向:在岩层层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并沿斜面向下的一条线叫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方向即为倾向。倾角:倾斜线与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称为倾角。/5、煤层的顶底板伪顶:是紧贴煤层之上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的较薄岩层,厚度一般为0.3m~0.5m,多由页岩、碳岩页岩等组成(zǔchénɡ)。直接顶:是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如无伪顶)之上的岩层,常随着回撤支架而垮落。厚度一般为1m~2m,多由泥岩、页岩、粉砂岩等较易垮落的岩石组成(zǔchénɡ)。基本顶(老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厚而坚硬的岩层。通常由砂岩、砾岩、石灰岩等坚硬岩石组成。伪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层软弱岩层,多为炭质页岩或泥岩,厚度一般为0.2m~0.3m。直接底:直接位于伪底或煤层之下硬度较低的岩层,厚度一般由几十厘米至1m左右,通常为泥岩、页岩或粘土岩。老底:指位于直接底下面比较坚硬的岩层,多为砂岩、石灰岩等。//6、地质构造单斜构造在一定范围内、煤层或岩层大致向一个方向倾斜,这样的构造形态称为单斜构造。褶皱构造背斜:在形态上一般是一个中间向上凸起的弯曲,岩层自中心向两侧倾斜。向斜(xiànɡxié):在岩石形态上一般是一个中间向下凹陷的弯曲,岩层自两侧向中心倾斜。褶皱(zhězhòu)构造/背斜(bèixié)褶曲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褶曲构造对煤矿生产安全同样会造成一定影响。在褶曲构造的转折端,煤层顶板常较破碎,裂隙发育,压力增大,容易发生冒顶、片帮事故,给顶板维护带来困难;背斜转折端可能煤层瓦斯含量较高,掘进巷道(hàngdào)接近时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增大,通风管理不善容易发生瓦斯事故;向斜转折端还可能成为储水构造,巷道(hàngdào)掘进接近时出现工作面涌水现象,给正常生产造成影响。柳林县以三川河为界,属向斜构造,以河为界,河两边的同德、贺昌等煤矿瓦斯浓度较高,向南北延伸后瓦斯涌出量逐渐降低。裂隙走向裂隙裂面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倾向裂隙裂面走向与岩层走向垂直斜交节理裂面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节理对煤矿生产(shēngchǎn)的影响炮眼布置与节理尽量垂直为宜。割煤机前进方向与节理最好与较发育的一组节理倾向一致。煤层顶板节理与支护方式节理发育、顶板破碎,宜用复合支护。掘进及工作面回采方向最好与主要裂隙方向有一定交角(瓦斯)。岩溶陷落柱由于岩溶塌陷作用(zuòyòng)形成镶嵌于地层中的岩石碎块堆积体,叫岩溶陷落柱,一般常称作无炭柱。岩溶陷落柱形成原因:煤系之下可溶性岩层被地下水长期潜蚀,形成溶洞,溶洞不断扩大,在重力作用(zuòyòng)下,并因地下水水位升降吸蚀等诱导,洞顶岩层塌陷,并经地下水潜蚀及搬运,不断产生塌落空间和塌落作用(zuòyòng),形成地层中的碎石碓积体—岩溶陷落柱。/陷落柱对煤矿生产的影响:破坏可采煤层,减少煤炭储量;影响正规开采;影响采掘施工,制约矿井机械化作业;影响安全。陷落柱附近煤层顶板一般较为破碎,容易发生冒顶、片帮事故;高瓦斯矿井在接近陷落柱处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可能(kěnéng)发生变化,管理疏忽易发生瓦斯事故;带压开采的矿井,遇导水陷落柱时可能(kěnéng)发生矿井突水事故。断裂构造岩层受力后遭到破坏,形成断裂,失去了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构造形态叫断裂构造。正断层断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1)断层影响井田和采区的划分2)断层影响开拓系统布置3)断层造成巷道(hàngdào)掘进的无效进尺和采掘接续紧张4)断层造成煤炭资源储量损失5)断层存在使矿井生产成本增加6)断层对煤矿生产安全产生影响我县沿聚财塔方向有一条大断层,该断层以北4、5号煤层均为肥煤,以东3、4、5号均为焦煤。兴无煤矿掘进巷道(hàngdào)时因4号煤层上升,沿着4号煤层掘进时,揭露5号煤层并沿着5号煤层掘进100多米,后经煤质指标化验,确认为5号煤层,对所掘巷道(hàngdào)进行了充填,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也就是断层惹的祸。其他煤矿都有不同程度的断层出现。7、煤层沿倾斜的开采顺序由于煤层在地下大多为倾斜赋存,对同一层煤,一般都是由上而下(由浅入深)地逐步开采。8、水平分层采煤法水平分层采煤法就是把煤层沿水平面划分成若干分层,并在每个分层中布置准备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