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劳动法对劳动合同争议的仲裁与诉讼.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6.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版劳动法对劳动合同争议的仲裁与诉讼.pdf

2024版劳动法对劳动合同争议的仲裁与诉讼.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REPORTING劳动法对劳动合同争议的仲裁与诉讼2023•劳动合同争议概述目录•仲裁制度在劳动合同争议中的应用•诉讼制度在劳动合同争议中的应用•劳动法对劳动合同争议处理的特殊规定•案例分析:典型劳动合同争议案例解析•总结与展望2023REPORTINGPART01劳动合同争议概述定义与分类劳动合同争议定义劳动合同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分类根据争议性质不同,劳动合同争议可分为确认劳动关系争议、劳动报酬争议、工作时间与休假争议、社会保险与福利争议等。产生原因及影响产生原因劳动合同争议产生的原因包括劳动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用工管理不规范、劳动者权益保护意识不强等。影响劳动合同争议会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产生直接影响,如导致劳动者工资被拖欠、社保福利受损,企业声誉受损、用工成本增加等。争议解决途径协商调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争议发生后,可首先通过协商方式解决,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可向当地劳动争议调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可签订和解协议。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将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仲裁诉讼调解无果或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可向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将根据事实讼,法院将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和法律进行裁决。2023REPORTINGPART02仲裁制度在劳动合同争议中的应用仲裁机构及职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负责处理本区域内的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包括受理劳动争议申请、组织仲裁庭、管理仲裁员等。仲裁程序及规则申请和受理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设首席仲裁员。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可以由一名仲裁员独任仲裁。开庭和裁决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回申请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仲裁裁决的效力与执行裁决书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效力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2023REPORTINGPART03诉讼制度在劳动合同争议中的应用诉讼程序及规则01起诉与受理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在发生劳动合同争议后,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接到起诉状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立案受理。02审理与判决法院受理案件后,将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提交相关证据,法院将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裁决。一审判决作出后,当事人不服的,可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03二审与终审二审法院将对上诉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作出终审判决。终审判决作出后,当事人应履行判决结果。证据规则与举证责任证据种类在劳动合同争议案件中,证据种类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等。举证责任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法院也可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证据保全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判决结果与执行判决结果执行程序执行中止与终结法院根据审理情况,可作出维持、当事人应自觉履行判决结果。如在执行过程中,如出现法定中止撤销或部分撤销原裁决的判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或终结执行的情形,法院将依法也可直接作出新的裁决。对于涉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裁定中止或终结执行。及经济补偿、赔偿金等金钱给付将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确保判决结果的执行。义务的判决,法院将明确给付金额和期限。2023REPORTINGPART04劳动法对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