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古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6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精]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古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pdf

[精]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古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古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一、《已亥杂诗(其五)》基础练习1.《己亥杂诗(其五)》作者(,字)(),号定盦,浙江仁和人,()(朝代)思想家、文学家。2.解释词义吟鞭:落红:3.理解性默写(1)《己亥杂诗》中,写出了诗人离京时怅惘,失落,孤独的诗句是:(),(。)(2)《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4.理解诗句大意(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二、《望岳》基础练习1.《望岳》作者,字,自号,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其诗被称为“”。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怆然()涕()岱宗()决眦()3.解释词义岱宗:青:未了:造化:钟:曾:眦:会当:凌绝顶:4.默写诗句(1)岱宗夫如何?_____。_(2)荡胸生曾云,_____。(3)《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一句:4)《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___。5)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5.理解诗句大意(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三、《游山西村》基础练习1.根据课下注释填空《游山西村》作者,字,号,越州山阴人,(朝代)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2.解释下列字词:腊酒浑:足鸡豚:闲乘月:无时:3.理解性默写(1)《游山西村》中,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的句子是:(2)《游山西村》中,描摹了一幅农村风俗画卷,表现村民淳厚质朴的诗句是:(3)《游山西村》中,描绘了山间水畔优美的景色,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是:(4)《游山西村》中,表现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热情好客的诗句是:4.理解诗句大意(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四、《登幽州台歌》基础练习1.《登幽州台歌》作者(),字(),()(朝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2.解释下列字词:悠悠:怆然:涕:3.诗歌默写(1),后不见来者。(2)念天地之悠悠,。3)《登幽州台歌》中诗人从天地落笔,表达生不逢时的孤独的句子是:(4)《登幽州台歌》中,写作者没能遇见贤君明主,感叹自己生不逢时的诗句是:4.理解诗句大意(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五、《登飞来峰》基础练习1.《登飞来峰》作者(),字(),号(),江西临人()(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解释下列字词:寻:缘:3.诗歌默写(1),闻说鸡鸣见日升。(2)不畏浮云遮望眼,。(3)《登飞来峰》中,写山上古塔之高,在高塔上能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的诗句是:,(4)《登飞来峰》中,抒发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诗句是:4.理解诗句大意(1)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答案:一、《已亥杂诗(其五)》基础练习1.《己亥杂诗(其五)》作者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人,清代(朝代)思想家、文学家。2.解释词义吟鞭:诗人的马鞭落红:落花3.理解性默写(1)《己亥杂诗》中,写出了诗人离京时怅惘,失落,孤独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2)《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理解诗句大意(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二、《望岳》基础练习答案1.《望岳》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怆然(chuàng)涕(tì)岱宗(dài)决眦(zì)3.解释词义岱宗:指泰山青:指山色未了:不尽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曾:同“层”眦:眼眶会当:终当,终要凌绝顶:登上泰山的顶峰4.默写诗句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