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月骨无菌性坏死是腕关节痛的主要病因之一1843年由Peste所发现1910年Kienböck详细报告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多发于青壮年男性体力劳动者以月骨缺血坏死为开始,继发滑膜炎和创伤性关节炎晚期造成手握力降低、腕关节顽固性疼痛和功能丧失临床分期LichtmanⅡ期LichtmanⅢB期LichtmanⅣ期病因不清早期不易诊断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不确定,目前所有的手术方法均不能使已塌陷、碎裂的月骨恢复原有的形状和功能第一部分腕月骨无菌性坏死的病因学研究鉴于其病因不清,对其病因的研究仍是目前该病研究的一大重点目前,大致分为两种病因学说外因学说内因学说外因学说——Peste、Kienböck、Muller腕关节的反复微损伤,导致月骨附着韧带损伤及滋养血管的断裂,而发生月骨无菌性坏死内因学说——Hulten在尺骨负存在变异时,月骨的负荷相对集中,月骨因压力增加而发生骨折、骨内微血管损伤,从而发生月骨无菌性坏死我们近年来对月骨无菌性坏死病因学的研究对5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在5倍镜下观察月骨的骨外血供来源和供血特点在5倍镜下,观测100侧月骨掌、背侧滋养血管的数目及分布10侧标本沿矢状面做切片,在LUZEX-F图像分析仪4倍镜下,将其分成前、中、后三等份,观测骨小梁走行方向、面积及骨小梁与骨截面积比值通过矢状面三组骨小梁走行方向及面积比,判断月骨的受力及应力传导特点10侧标本沿冠状面做切片,在LUZEX-F图像分析仪10倍镜下,观测其血管含量、血管面积及血管面积与骨截面积的比值通过三组冠状面的血管比值,判断月骨内微环境变化与发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内在联系1对43名正常成人及25例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的标准腕关节X线片,分别测量桡月角、头月角和舟月角2观察月骨病变的X线特点、程度及先发部位月骨的血供主要来自腕掌、背侧动脉网掌侧滋养血管孔平均2.06±0.4个,背侧平均3.75±0.5个有20%的月骨主要从掌侧或背侧接受滋养动脉,即单侧主干型供血月骨骨小梁的走行方向是由远向近,中央最多,掌、背侧无差异,说明月骨应力的传导以中央为主病变组的桡月角及头月角较正常组增大,病变月骨出现掌倾畸形正常组与病变组腕关节侧位像X线测量值(X±S)正常组病变组P值桡月角5.65±8.6511.59±8.500.0087头月角14.04±9.1520.77±8.490.0043舟月角54.48±9.6859.16±9.610.062月骨无菌性坏死的X线特点一月骨外血供特点根据本组观察,有20%的月骨为单侧主干型血供,这类月骨,在月骨附着韧带损伤或月骨骨折时,易导致滋养血管损伤,而出现月骨的坏死二月骨内微环境对月骨坏死的影响月骨骨小梁承受负荷的能力以中央最大,背侧次之,掌侧最小一旦由于某种因素月骨出现掌屈畸形,其掌侧承受负荷增大,而其承受负荷的能力差,易发生骨小梁断裂和骨内微血管的损伤,从而出现掌侧及整个月骨的坏死三月骨位置异常是病变的诱因病变组桡月角与头月角的明显增大,显示月骨出现掌屈,而这种掌屈可直接导致月骨掌侧段处于应力传导的中心由于掌侧段骨小梁较少、易损伤、断裂而出现骨折,导致掌侧滋养血管的损伤,而诱发月骨的无菌性坏死四月骨无菌性坏死的病变特点根据本组观察,月骨的缺血性坏死大都以掌侧先发,这和上述月骨的血供特点、骨小梁的分布、应力传导及月骨的位置变异相一致Miura(1996)应用生物力学方法证明,在月骨掌屈位时,桡月关节和头月关节的压力增加,可导致月骨掌侧半塌陷和碎裂以及发生桡月关节的破坏月骨无菌性坏死是月骨内外多种因素作用结果单侧主干型供血的月骨作为病变的基础月骨掌屈位畸形是病变的诱因月骨掌侧半及近侧关节面的应力集中,负荷增大,可出现骨小梁的断裂、滋养血管的破坏,导致月骨出现缺血性坏死第二部分带血管蒂头状骨移位术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自1985年开始,根据显微解剖学、生物力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设计了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替代月骨术经临床40例病例的长期随访(2~22年),证明本术式的设计符合腕关节的机能解剖和生物力学原理,对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是一种疗效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手术方法1头状骨头部及月骨近侧关节面的解剖学观测对50侧上肢标本(左26、右24),观测骨间前动脉背侧支的起止、走行、外径和分支及头状骨、月骨的骨外供血特点3带蒂移位头状骨血供的观测带血管蒂头状骨移位模式图腕月骨与头状骨解剖测量值X±SmmTable1Measurementoflunateandcapitate(X±Smm)名称长度横向测量前后测量外径关节面弧长弧高外径关节面弧长弧高月骨10.6±1.513.4±1.413.0±1.53.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