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工钩沉】回忆展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兵工钩沉】回忆展览.doc

【兵工钩沉】回忆展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兵工钩沉】回忆展览【兵工钩沉】回忆展览2011年02月05日回忆展览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办展览看展览是重要的阅历。以下是我记忆中最深的几次。我军常规兵器展1973年我刚调到总后20院不久,总后装备部(此时总参装备部与总后军械部合并为总后装备部)举办了一个常规兵器展览,向军委领导机关以及各军兵种汇报当时的陆军装备。地点就选在20院内的大车间,这是文革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陆军武器装备展览,炮、装、工、化各种装备济济一堂,直到1975年20院从总后划归五机部后才撤展。这时候我在20院科研部计划处工作,参加了布展,担任讲解,接待过许多机关的领导,我曾经为杨得志总长担任过全程讲解。参加这次展览的全过程最大的收获是使我对我军陆军各种装备有了较多较全面的了解。我毕业于非军事非兵工院校,专业知识很浅薄。文革前下连当兵、搞四清,基本上没有接触业务,也没有脱产学习兵工专业知识的机会。文革中就更不要说了。调到20院科研部后,负责计划管理,但当时的20院各研究所主要从事预先研究,装备科研项目很少,知识面极其有限。所以,此次展览会成了我一生中关于武器装备知识的最大的一次充电,对我以后的工作受益匪浅。这次展览会,全军的陆军武器装备很完整,我是长期陈列的讲解,机会难得,不老老实实地学习不行,于是我像海绵吸水一样,从武器装备的基本原理结构和主要性能学起,不懂的就请教科研部各专业处的老同志,请教各厂参展的技术人员,在学习的基础上,为了使参观者对武器系列有个总体的概念,我也曾在展板上设计了两张图表,把各个射程上所使用的压制兵器和反坦克武器分别表示出来,使人一目了然。通过此次展览,创建了兵器工业的展览队伍,情报所成立了展办,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他们都是筹备国内各种展览和外贸出国展览的主力军。由于有了此次展览积累的资料和数据,在北方公司宣展处吴钟琨的领导下,在牛荣华同志的组织下,经过好几年的努力,于1984年出版了供外贸人员使用的第一套《常规兵器产品手册》,在外贸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被评为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次出国参加防务展1984年5月国防工办统一组织国防工业各部参加了澳大利亚国际防务展,这是北方公司历史上第一次出国办军品展览。总团长是工办叶振华局长,北方公司分团团长是罗秉燊副总,吴钟琨、何葆武和我具体承办。展览设在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一个赛马场隔壁的展览馆。展览规模不大,参展的国家也不很多,最大的团可能就是中国,参观者主要是澳大利亚人。在展览期间,会场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和平主义者打着反战标语举行示威。最令我不可思议的是承办这个展览的竟然是一个很小的家族公司,忙里忙外的就是这家的老头老太太、儿子儿媳和姑娘女婿。我与何葆武二人打前站,先期前往布展。那时还没有直航,需途经香港乘国泰航空公司的班机前往堪培拉。出发前,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武官招待我们五个部的先遣人员,介绍该国的珍稀动物kangaroo时,恁把我们在场的人都难住了,谁也不知道它就是袋鼠。五一之前,我们到了堪培拉,这里正是秋季,秋高气爽,风和日丽,色彩斑斓,风景秀美。后来吴钟琨和翻译等分期到达,罗副总开幕前才到。这第一次出国参展所携带的展具相当简陋,除了实物或模型,就是展板,比常规兵器展览多了灯箱。然而就这些还没有能在开幕前运到,把我和老何急得够呛。无奈,我们急中生智,连夜将样本上的彩照,剪下来,贴在壁上对付了一天。澳大利亚政府对展览比较重视,展后组织我们参观了悉尼和墨尔本附近的兵工厂。对于这第一次出国办展览如何评价?客观上讲,在这个远离世界四大洲的孤岛、一个军火工业不很发达、军火市场也不繁荣且和平主义倾向较重的地方办防务展览,未必是最佳选择。这次展览在澳大利亚历史上恐怕是第一次,直到今天,也再没有听说过他们又办过类似的展览。因此经济效益可想而知。但是,这在中国确实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第一,它向世界宣告,中国有独立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我们开始进军国际军火市场了。第二,过去一直封闭很严的国防工业也将向世界开放,过去被认为是军事机密的武器装备也开始有选择地对外宣展。这是改革开放在国防工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对于扩大军贸和国防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不同凡响。这是我第一次出国,第一次接触资本主义,对于唱了一辈子社会主义好的我来说,什么都新鲜好奇。香港、悉尼的繁华,堪培拉秀丽景色的宜人,悉尼国家大剧院的恢弘,人们生活的富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外部的世界还这么精彩。但是,在堪培拉住得稍微长了一点,郁闷就开始袭击我了。特别是堪培拉的周末,整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