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录一、发展现状1(一)发展成就1(二)存在问题6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布局8(一)指导思想8(二)基本原则8(三)发展定位9三、发展重点13(一)水产养殖业13(二)海洋捕捞业15(三)水产品加工与流通16(四)休闲渔业17四、保障措施19(一)加快科技兴渔步伐,增强渔业发展后劲19(二)拓展水产养殖生产潜力和空间,提高养殖综合水平19(三)调整海洋捕捞生产作业结构,发展外海捕捞业19(四)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20(五)大力发展现代渔业,提高渔业产业化水平21(六)加快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促进渔业产业发展21(七)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22(八)加快法制建设,提高执法能力,维护渔业生产秩序23(九)加强渔业资源和环境保护,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23五、重点项目24一、发展现状(一)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为指导,按照《海南省“十一五”渔业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和思路,我省采取积极调整渔业生产布局、大力培育水产品生产与加工龙头企业、突出区位优势推进水产苗种生产、健全渔业保障体系、提高渔业执法装备水平、推动水产品市场建设和加快科教兴渔步伐等措施,促进了我省渔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保持了渔业稳步、健康发展的好势头,顺利完成了渔业发展目标,为我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渔业产量和经济总量稳步增长2010年海南省水产品总产量达160.0万吨,较2005增长37%,年平均增长6.5%。其中:捕捞产量、海水养殖产量和淡水养殖产量分别为110.0万吨、19.0万吨和31.0万吨,比2005年分别增长28.9%、25.7%和73.2%,年均增长分别为5.2%、4.7%和11.6%。2010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59.0亿元(现行价,下同),比2005年增长58%,年均增长9.5%,渔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提高,已成为海南省农业经济和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2、渔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近几年坚持不懈地抓结构调整,渔业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2006~2010年,海南省渔业第二、三产业产值年均递增19%和17%,远快于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82:15:3转变为2010年的73:23:4。“十一五”期间,我省捕捞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加强了外海捕捞生产。目前,我省拥有大中型渔船4719艘,外海捕捞产量从2005年的18万吨提高到2010年的30.8万吨,占海洋捕捞产量的份额从17%提高到28%,外海与近海捕捞产量比例从2005年0.20:1上升到2010年的0.39:1。2010年,我省水产养殖总产量达50万吨,占渔业总产量的31.3%,比2005年增长51.4%,年均增长8.7%。继续发展罗非鱼、对虾、石斑鱼、军曹鱼、尖吻鲈、卵形鲳鲹、东风螺、锯缘青蟹等国内外市场需求较旺的优势品种;进一步推行罗非鱼精养、高位池养虾、深水网箱养鱼、工厂化养殖东风螺等设施化养殖模式,使养殖方式从半精养向设施集约化养殖转变。全省罗非鱼养殖面积由2005年的20万亩增至2010年43.2万亩,其中新增山塘水库精养面积14.8万亩,水库大水面网箱养殖已辐射到全省各市县。对部分虾池进行改造,改养石斑鱼或鱼虾蟹轮养或混养等,2010年全省对虾养殖产量比2005年增长7.4%,年均增长为1.4%。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尽显优势,增强了我省养殖业抵御洪涝、台风等自然风险能力。目前,全省共投放深水网箱1476口,比2005年增加了1000多口,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3、水产品加工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我省新建12家水产品加工厂,扩建2家水产品加工厂,新增出口加工能力23.8万余吨,在巩固欧美、日本等水产品市场的同时,积极组织水产品加工企业开拓其它新兴市场,有效抵御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全国水产品出口出现负增长的形势下,我省水产品加工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我省水产品加工量达46.0万吨,比2005年增长了16.5万吨,年均递增9.3%。2010年,全省水产品出口量11.3万吨、出口值4.03亿美元,分别较2005年增长115%和121%,2006-2010年,水产品出口量、出口值年平均分别增长16.6%和17.1%。4、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加强2006-2010年,我省共有42个水产养殖基地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其中35个水产养殖基地生产的金鲳鱼、东风螺、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产品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4家水产品加工企